宜良縣精準監督 讓“煩心路”變“舒心路”
宜良縣九鄉鄉月照村板田衝村民小組的羅菊英輕啓院門,將新洗的衣裳晾在竹竿上。望着門前新鋪的柏油路,她笑着發動轎車,駛向集鎮採購春耕物資。10分鐘後,滿載而歸的車輛穩穩停進院子——這樣的場景在半年前難以想象。
“過去這條路晴天顛簸吃土,雨天打滑踩泥。”羅菊英指着蜿蜒入村的公路回憶道。這條連接3個村(社區)、21個村民小組的交通要道,因年久失修成了周邊1萬多村民的“煩心路”。沿路住戶深受揚塵困擾,產業發展更因運輸難題受阻。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去年初,宜良縣九鄉鄉紀委在入戶走訪中收集到羣衆訴求,迅速反饋至鄉黨委。一場由縣、鄉、村三級聯動的道路修繕攻堅戰隨即打響,工程分兩期啓動。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施工質量、資金流向等關鍵環節,確保民生工程經得起羣衆檢驗。
“現在貨車能直接開到田邊,化肥農藥隨用隨買。”羅菊英算起經濟賬,運輸成本降低後,每畝能多賺兩百多元。更可喜的是,平坦的道路引來了種植大戶和返鄉青年,月照村流轉土地發展特色種植的熱潮悄然興起。
“道路通,百業興。”該村黨委副書記李春喜指着新栽的藍莓苗介紹,村裡正規劃發展觀光農業,曾經制約發展的“腸梗阻”變成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快車道”。據統計,修繕後的道路日均車流量日益增加,帶動沿線產業投資增加百餘萬元。
這是紀檢監督推動解決民生問題的生動實踐。去年以來,宜良縣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建立“問題收集—跟蹤督辦—成效評估”閉環機制,推動解決飲水安全、教育醫療等民生事項。在九鄉鄉道路修繕工程中,紀檢監察幹部既當監督員又當協調員,組織村民代表參與工程驗收,用羣衆滿意度檢驗工作成效。
“關注羣衆身邊小事,以精準監督提升羣衆幸福感。”宜良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全縣將聚焦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推動民生實事落地生根,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羣衆。
首席記者 汪波 通訊員 劉紅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