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量化方法優化“固收+”投資:易方達安盈回報的實踐

關鍵要點:

1. 易方達安盈回報基金採用量化方法,構建自上而下的投資體系。

2. 基金經理通過量化模型優化大類資產配置,結合行業輪動模型應對權益市場分化。

3. 重視風險控制,通過預測波動調整資產權重,降低尾部風險。

4. 基金管理團隊憑藉豐富的量化投研經驗,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追求穩健的絕對收益。

“量化投資的核心在於數據的真實性和模型的有效性,而非依賴‘靈光一現’的直覺。我們通過數據的廣度和深度提升策略表現,同時結合主動管理的優勢,以應對市場的複雜性。”易方達安盈回報基金經理張清華表示。

以絕對收益爲目標

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

張清華,曾任職於多家知名金融機構,2013年加入易方達基金,從事量化研究與投資工作,2017年擔任基金經理,現任易方達基金量化投資部負責人。憑藉10年的量化投研經驗,張清華形成了穩健的投資風格,採用“定量爲主、定性爲輔”的方法,在投資中既分析歷史數據尋找規律,又通過回溯驗證投資邏輯的有效性。

在研究、策略構建和投資過程中,張清華始終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在追求絕對收益的同時,嚴格控制產品回撤。與傳統“固收+”產品相比,易方達安盈回報的最大亮點是將量化方法深度融入投資策略全流程,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投資體系。

該投資體系主要分爲大類資產配置、權益資產組合和風險控制三大部分。大類資產配置模型決定股票和債券的投資比例;權益資產組合通過量化多因子選股模型構建;風險控制模型則預測各類資產的波動和資產間的相關性,通過比對預期波動與預設閾值,調整資產倉位和權重,確保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以預測風險爲核心

應對市場不確定性風險

站在當前時點,張清華認爲,市場存在兩大不確定性可能對量化“固收+”模型效果產生潛在影響。一方面,流動性對股債資產的影響日益顯著,股債相關性不再低,組合預期波動可能增大。另一方面,權益市場分化加劇,A股投資邏輯發生變化,“抱團股”盛行導致傳統因子失效,風格beta成爲關鍵因素。

“通過量化方式難以精準預測上述變化的持續時間和幅度。國內市場歷史較短,數據有限,難以通過現有模型進行準確預測。”張清華表示,儘管如此,可以通過預測波動,弱化市場變化對組合淨值的潛在影響,並提出應對方案。

針對流動性變化導致的資產波動率擡升,可以採用更保守的資產配置模型或降低預設波動閾值;針對權益市場分化,可在權益組合構建中加入風格和行業輪動模型。張清華強調:“我們不以預測未來收益爲核心,而是以預測風險爲核心,通過控制資產風險暴露,減少尾部風險的影響。”

雖然重視量化投資方法,但張清華並不迷信量化投資。他認爲,量化策略無法處理非標準化數據,難以識別個股非系統風險,需要基金經理結合行業研究員意見進行調整。

總結

易方達安盈回報基金通過量化方法優化“固收+”投資策略,以數據驅動的模型爲基礎,結合主動管理的優勢,應對市場不確定性,追求穩健的絕對收益。基金經理張清華憑藉豐富的量化投研經驗,將風險控制放在首位,通過預測風險調整資產配置,展現了量化投資在現代資產管理中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