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20年,年化收益18%!如何找到自己最愛的投資方式?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上善山水

來源:雪球

看了一篇文章 , 晨星關於基金的統計研究 , 討論了基金相對業績基準的輸贏 , 先做了數據分析 , 然後做了蒙特卡洛仿真 , 然後做了100年仿真 。

我們個人投資也有一個基準 , 跑贏跑輸 、 高峰低谷 , 怎麼看待自己 , 自己的標準 。

100年見證真理 , 人生難得百年 。

人生難得百年 , 依然追求真知 。

我這篇文章寫給我的老粉 , 獻給雪球 。 我來雪球10年了 , 有些老朋友一直關注我的成長 , 對我當年的排兵佈陣念念不忘 , 資產的排兵佈陣就是組合 , 我這篇文章 , 既是組合 , 又超越組合 。

第一部分,5年、10年、15年

我們回到原文 , 三組數據 :

第一條 , “ 如果你買入一隻 ‘ 15年長跑贏家 ’ , 你在等待它15年的長期業績兌現前 , 可能要忍受10年的業績低迷期 。 ”

哪個基金15年後兌現業績 ? 我不知道 。 所以 , 受不了10年 , 沒什麼可遺憾 。

第二條 , “ 在現實中 , 如果一隻基金連續三年跑輸 , 應該就會讓大多數投資者 ( 包括機構 ) 失去耐心 。 ”

連續三年跑輸 , 耐心不重要 , 信心也不重要 , 重要的是 “ 道心 ” 。 有些人看基金不看投資之風格 , 不看投資策略 , 不看投資組合 , 只看結果 , 堅持不了三年 。 還有人信誓旦旦 , 信心滿滿 , 一年也堅持不了 。

我有一個體會 , 理解了投資之道 , 而且 , 經歷了實戰檢驗 , 耐心和信心自然如山嶽巍峨 , 打出來的信心 , 是真心 。

第三條 , “ 在15 年業績考察期內跑輸基準的基金 , 期間的平均最長高光期 ( 連續跑贏基準 ) 居然有 11 - 12 年 。 ”

非常驚人 , 一隻基金如果最近10年表現出色 , 未來有很大概率表現不好 。

第二部分,投資的十年之痛

我研究富國天惠發現 , 投資業績 , 前十年很好 , 後十年一般 , 投資管理 , 前十年一般 , 後十年很棒 。

到今年5月 , 我本人也有二十年的投資了 , 年年記錄總結 , 年均收益20% , 年化18% , 前後十年 , 差別明顯 。

富國天惠 , 2006開張 , 恰好遇到了2006 、 2007超級大牛 , 收益飛昇 , 但是 , 相對同期上證50ETF ( 510050 ) 漲得不多 , 到了2008年 , 跌得不少 。

我2005年上半年入市 , 當時只知道股改套利 , 唯一的長線 , 山東鋁業 , 由於股改迂迴曲折 , 山鋁退市 , 中鋁上市 , 被迫持有了很長時間 , 稀裡糊塗賺了十倍 。 2008年跌下來 , 自己真小白 。

2015以後和以前的市場是不一樣的 。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 十二黃道 , 太陽活動十一年週期 、 朱格拉週期 、 康波小循環 , 十年是自然 、 社會 、 經濟 、 金融市場的基本週期 。

十年 , 足以成熟一個投資體系 , 尤其是比較順的情況下 。 但是 , 投資體系成了 , 投資市場變了 。

下一個十年 , 要爲前十年的運氣買單 。 運氣 , 應該 —— 不免費 。 這十年不再光腳 , 揹着沉重的罈罈罐罐 , 穿着昂貴而不合腳的鞋 , 走在坎坷的路上 。 罈罈罐罐 , 是積累 , 靠運氣得到的積累 , 尤其沉重 。 鞋 , 是沉沒成本 。 路 , 就是 “ 道 ” , 投資之道 , 這個階段還是比較表象的 , 不適應十年之變 , 豈能不坎 。

直到一個機緣降臨 , 領悟到新的境界 , 把大部分的罈罈罐罐放下 , 把不靠譜的鞋扔了 , 這是成功人士大多必須經歷的躍變 。

能不能全扔了 ? 能不能早點扔了 ? 能不能借鑑別人扔了 ? 順其自然爲好 , “ 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天 , 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纔是面向未來 ” 。

這是十年之痛 。 這些問題 , 我沒辦法 。 只要問了 , 沒法 。

另一個問題 , 在邁過去之前怎麼辦 ? 若想到了這點 , 已經臨近突破了 。

第三部分,二十年之變。

在突破以前 , 兩個字 , “ 活着 ” , 打工人的至高境界 , 投資亦如此 。

在突破以前將投資組合轉向保守 , 雪球提出了三分散 , “ 投資基金 : 三瓢涼水 , 與三個辦法 ” , 資產分散 , 市場分散 , 時間分散 , 對於初哥和高手都適合 。

資產分散 , 股債商 。 股票還可以再分 , 成長 、 價值 , 大盤 、 小盤 , 科技醫藥消費 、 銀行能源公用事業 。 債券 , 分長期 、 中期 、 短期 。 商品分商品權益 、 商品現貨 、 商品期貨 , 石油 、 煤炭 、 有色金屬 、 能源金屬 、 貴金屬 、 糧食等等 。

市場分散 , A股 、 港股 、 美股 , 都來一份 。

時間分散 , 買 , 一點一點地積累 , 賣 , 一步一步收穫 。

然後 , 把它們合在一起 。 早年 , 我喜歡用足球陣容描述組合 , 十大組合 。 後來 , 達利歐說了 , 投資的聖盃是找到15個以上互不相關的投資流 , 我熱情了 , 我真找了十五大組合 , 五湖四海做差異 , 我寫的一些文章還在雪球 。 現在 , 我喜歡五大組合 。 巴菲特說過三五個股票足夠分散了 , 三角是大自然的饋贈 , 非常的穩定 。 五行是人文的饋贈 , 核心組合40%左右 , 前後左右照顧到各方面的風險 , 各15% 。

滬深市場有一個神奇的現象 , 滬深300竟然跑不贏基金指數 , 最近五年尤其如此 , 既沒有跑贏上證基金指數 , 也沒有跑贏中證基金指數 。 美國大部分基金跑不贏標普500 , 我們反過來了 , 不知道是因爲滬深300太菜 , 還是因爲我們的基金太能幹 。 如果實在不知道買哪個基金 , 七七八八各買一點 , 享受市場的饋贈 。

然後 , 要積極嘗試 , 投資方式不設限 , 投資風險不過載 。 找到自己最愛的投資方式 , 而且是合理的方式 , 經歷了實戰錘鍊的方式 , 差不多打開了天花板的門 。

嘗試的過程中 , 交學費是合理支出 。 我在尋找十五個不相關的投資流的過程中 , 踩了很多坑 , 多行業 , 多因子 , 多市場 , 做得越多 , 錯得越多 。 不做對不對 ? 能守住底線 , 知止 , 肯定不錯 。

防禦投資 , 基本兩個模式 。 核心資產組合 , 通過少數幾隻基金實現底層資產分散 , 請參照大衛斯文森的著作 , 巴菲特極力推薦標普500指數基金 。 另一個 , 全股全債全基模式 , 徹底分散 。祝未來的十年再上一層樓。

想要打造自己的基金方案?長按下方圖片添加小雪即可,7天免費大類資產投資課,教你做好多元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