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提「護理師養成獎學金計劃」 每年15億穩定新血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圖/新光醫院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護理人力缺乏一直無解方,臺灣醫務管理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政府應立即啓動「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劃」,系統性支持護理人力培育,從源頭解決問題,可針對每年近萬名護理科系在學學生,提供每人每年15萬元獎學金,連續四年支持至畢業,畢業一年內考取護理師執照,執照取得後至少服務臨牀四年。

洪子仁指出,目前臺灣約有30萬名持證護理人員,但實際從事臨牀工作的僅19萬人,護理崩盤風險日益嚴峻,而「護理科系養成獎學金計劃」每年投入約15億元即可實施,預計四年內可穩定補充4萬名新血,接受獎學金的護理師,需在畢業一年內考取護理師執照、執照取得後至少服務臨牀四年,未履行者須返還獎學金。

至於資金來源,洪子仁表示,建議可善用政府今年通過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中的健保撥補資金,行政院覈定的4100億元特別預算中,衛福部已撥補200億元至健保安全準備金,從健保撥補金中匡列15億元,即可推動護理獎學金計劃,馬上可以執行。

洪子仁也進一步以新光醫院爲例說明,擴建工程總經費約80億元,預計提供314張病房及20張心臟加護病房,平均每牀造價成本高達2000萬元以上,相較33年前火獅樓平均每牀600萬,增加達4倍,如果無法同步穩定護理人力,這些昂貴的醫療設施將淪爲「空牀」,造成資源極大浪費。

新光醫院同步導入智能化護理設備,如自動病房管理、智慧點滴監控系統等,從硬體與工作流程兩端着手,減輕護理人員負擔,提升留任意願。洪子仁強調,護理人力是一項基礎公共建設,必須長期穩定投入,畢業後也應透過制度保障合理薪資與工作環境,提升留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