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呼喚外籍護佐 衛福部提開放中階人力轉任

臺大醫院院長餘忠仁日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呼籲政府開放引進外籍護佐。(本報資料照片)

急診壅塞已成各大醫院普遍現象,根本原因在於護理人力不足。臺大醫院院長餘忠仁日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呼籲政府開放引進外籍護佐。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迴應,持續和勞動部討論,希望開放中階技術人力在醫院急性病房擔任護佐,以利擴大推動住院整合照護計劃。

本報15日報導,臺大醫院院長餘忠仁指出,國外容許聘請外國護理人員,並提供優渥的待遇,臺灣許多護理師就會到美國,爲什麼我們不能這麼做?建議政府開放引進具有護理專業的外籍人力來擔任護佐,分擔國內護理工作壓力。

照護司副司長陳青梅表示,目前我國醫事人力包括護理師在內,皆未有「國與國之間」的開放,須考取國內證照,才能在國內執業。至於輔助護理的角色,目前勞動部已開放中階技術人力可由醫院或機構聘僱,協助慢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的照護工作,角色類似「照服員」。

而各界討論的「外籍護佐」,目前國內尚未開放。陳青梅表示,衛福部正持續和勞動部討論,希望中階技術人力可在醫院急性病房擔任護佐,以利持續擴大推動住院整合照護計劃。

陳青梅說明,目前已有110家醫院、5000多張急性病牀加入住院整合照護計劃,由護理師與護佐分工,提升住院照護品質。計劃經費逐年增加至5.6億元,明年將持續擴大規模,因此需要更多護佐人力,除招募護理科系畢業但未考取護理師執照者外,也希望勞動部開放中階技術人力轉任醫院護佐。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副署長陳世昌迴應,勞動部已於今年3月預告開放僑外生從事醫院護佐等中階技術工作的修法草案,預告期間接獲外界許多意見,需要待衛福部重新檢視政策規畫,包括相關配套措施必須更周全完備,並與社會溝通、釐清疑慮後,再進行後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