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不吃早餐易得膽結石」真相 1情況罹癌風險增
許多人都有不吃早餐的習慣,是否因此容易得膽結石?(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都有不吃早餐的習慣,是否增加得膽結石風險?對此,外科醫師陳榮堅表示,膽結石並非由特定行爲引起,若想避免其發生,最重要的是維持規律飲食,避免長時間空腹後突然暴飲暴食,導致膽汁排泄異常。他並提到,若檢查發現膽結石大於2公分,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增加膽囊癌發生機率。
爲何會有膽結石?醫師陳榮堅在個人YouTube頻道發影片指出,膽汁由肝臟分泌,而膽汁含有膽鹽,當膽鹽的流速不順時,就好比河牀中的泥沙淤積,隨着時間進展而逐漸形成石頭。從醫學統計上來看,膽結石好發族羣包括肥胖、40歲以上,以及女性。
至於爲何流傳不吃早餐易得膽結石?陳榮堅說,由於膽汁流得不順容易生成膽結石,而當人空腹很久時,膽汁排泄、疏泄相對沒那麼不順暢,就比較容易有膽結石,因此才衍生出不吃早餐、或斷食時間太久易有膽結石的說法。
然而,陳榮堅強調,其實膽結石的成因並非由特定行爲而導致,若以抽菸爲例,雖然容易得肺癌,但也遇過抽了一輩子的老煙槍沒罹癌,只能說這是大數法則。他說,當空腹很久後突然暴飲暴食,此行爲令膽汁分泌一下子排很多、一下子又不排,或許比較容易得膽結石,但並非絕對。
除此,陳榮堅提到,像是臥牀病人,因爲一直處於重力的關係,也可能容易有膽結石,但並非必然發生。若想避免膽結石發生,他建議,很重要的就是規律飲食,不要每次餓很久後又突然吃很多,或每次吃很多後又突然吃很少,應按照身體年齡、代謝狀況,每餐分量維持固定,且要避免肥胖,也有助於降低膽結石發生機率。
陳榮堅補充,若膽結石沒有引起任何不適,且大小小於1公分,每年體檢稍微注意一下即可;若大於1公分,則可評估是否進行手術。而當膽結石大於2公分,強烈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因其可能提高膽囊癌 的風險,不可掉以輕心。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