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不吃早餐易長膽結石」真相!輕忽1警訊恐罹癌

▲網傳「不吃早餐容易長結石」,醫師說明原因了。(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你有吃早餐的習慣嗎?有網友以空腹很久致使膽汁排泄不順暢,容易產生結石,進而衍生出「不吃早餐容易有膽結石」的說法。對此,外科醫師陳榮堅指出,結石的形成並非由特定行爲所引起,若要防止它發生,最關鍵在於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與肥胖。他也提醒,膽結石若大於2公分會增加罹患膽囊癌機率,建議手術移除、別諱疾忌醫。

陳榮堅醫師在YouTube頻道中衛教「膽結石成因」,他說明,膽汁由肝臟所分泌,當膽汁裡的膽鹽流速不順暢時,就像是河牀的泥沙淤積,會慢慢地形成結石。在醫學統計上,膽結石的好發族羣包括肥胖者、中年40歲以上以及女性比較容易得。

提及「不吃早餐容易有膽結石」的傳言,陳榮堅表示,膽汁流得不順容易形成膽結石,有人依此類推因爲空腹很久,導致膽汁疏泄沒那麼順暢,因而產生膽結石,進而衍生是斷食時間較久或不吃早餐而容易有膽結石的說法。他指出,結石的成因並非由特定行爲所引起,並舉例抽菸者易罹患肺癌,但也有抽菸抽了一輩子的老煙槍根本沒得過肺癌。

▲醫師提醒,一旦結石大於2公分,或已出現疼痛症狀,建議手術取出。(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

陳榮堅指出,只能說當空腹很久、突然暴飲暴食的飲食行爲,會讓膽汁「一下排很多、又一下不排」,或許較容易長結石;此外,長期臥牀的患者因重力因素也容易長結石,但並不是一個完完全全必然的結果。

該如何避免膽結石發生?陳榮堅強調,規律飲食很重要,應按照個人身體年齡、代謝狀況,每次進食的量固定,不要一下多一下少,恐影響膽汁疏泄。另外,也要避免肥胖,其也會增加膽結石發生機會。

「膽結石的發生不會單純因爲不吃早餐,空腹很久就誘發它(形成)。」陳榮堅提醒,如果膽結石從來沒有引發疼痛不適症狀、也小於1公分,只要每年健檢時留意即可;大於1公分則可考慮手術;至於大於2公分的結石、已經會痛了,會增加罹患膽囊癌的機會,非常建議要手術,呼籲民衆勿諱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