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報“逆襲” 國金證券欲借力財富業務突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秦雲 報道

4月25日,國金證券披露了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與行業趨勢一致,2024年度,國金證券營收、淨利潤同步下滑;不過,今年以來,該券商的經營業績已有所改善,但投行業務的下滑態勢還在延續。

2025年一季度,國金證券的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爲1.25億元,同比下滑了44.77%,而2024年度,該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爲9.08億元,較2023年減少了32.55%。

一季報回暖

2024年度,國金證券實現營業收入66.64億元,同比減少了0.98%,歸母淨利潤16.70億元,同比下滑了2.8%。

今年內,受益於經紀業務的增長,國金證券的業績開始回暖。今年一季度,國金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8.85億元,歸母淨利潤5.83億元,分別較2024年一季度增長了27.1%、58.8%。

對於國金證券而言,投行業務成爲最大拖累項,已連續三年“收縮”。

根據國金證券年報,2022年度,國金證券投行業務收入較2021年度微降了4.52%;2023年度,該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爲13.46億元,同比減少了21.47%。而2024年度,其投行業務營收降至9.08億元,同比下滑了32.55%。

2025年一季度,國金證券投行業務收入依舊呈現下滑態勢:其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爲1.25億元,較2024年一季度減少了約45%。

投行收入下滑背後的客觀因素是,2024年,國內股權融資市場大幅收縮,對過去以IPO項目取勝的券商投行形成較大壓力。

據Wind統計,2024年,IPO和再融資的融資規模相比2023年下滑明顯,其中IPO發行家數下滑68.05%,融資規模下滑 81.11%;再融資發行家數下滑58.65%,融資規模下滑69.87%。

國金證券2024年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其承銷了3單新股發行、9單增發新股,分別較2023年減少了9單和3單;新股發行承銷淨收入、增發新股承銷淨收入分別較2023年度銳減了約80%、39%。

據 Wind 統計(以發行日口徑),2024年,國金證券IPO和北交所上市主承銷家數市場排名爲第10 名(並列),再融資(含可轉債)主承銷家數市場排名第5名(並列)。

在監管力度加大、上市標準提高背景下,國金證券開始轉變思路,加大了對新質生產力的佈局。

國金證券介紹,2024年,公司股權業務增設五個大區總部,大區成立後,在項目、人員、質量管理等方面形成協同優勢,提高業務效率。投行緊跟國家戰略佈局,積極挖掘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 2024 年新增輔導備案項目中新質生產力相關項目佔比達40%,相關企業的主營業務涉及智能穿戴、 X光設備製造、精密網版研發和微創介入類醫療器械等。

倚靠財富業務

相比投行業務,國金證券的機構服務業務、資管業務也有所下滑。

根據國金證券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其機構服務業務營收、資產管理業務營收分別同比下滑了18.37%、10.28%。

不過,財富管理業務則對國金證券的經營業績形成重要支撐。

2024年度,國金證券財富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94億元,較2023年度增長了16.58%。

具體來看,國金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增長明顯,全年手續費淨收入17.58億元,同比增長了15.85%。

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貢獻了一定增量,國金證券該項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爲18.55億元,較2023年度增長了約️32%;而受公募基金降費影響,國金證券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較2023年下滑了約22%。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國金證券財富管理業務累計客戶數較2023年末增長21%,客戶資產總額較 2023年末增長27%,在新開客戶中,90後、00後佔比不斷提升,90後、00後客戶合計新開戶佔比由47.7%提升至52.9%。其代理買賣證券業務交易額市佔率達 1.37%,同比增加19bp。

國金證券指出,隨着客戶規模不斷擴大,進一步深化客戶分層服務,針對不同客戶羣體的需求制定差異化服務方案,構建更爲完善的服務體系,已成爲服務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與此同時,需加速構建多元化產品體系,提升產品質量,進一步增強產品競爭力與服務附加值。藉助智能投顧與數字化建設,提高客戶服務效率,優化客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