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大事件!“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出臺,事關財富管理、投行、國際化等多核心業務
財聯社7月11日訊(記者 林堅)證券業即將迎來全方面自律規則的修訂或者新業務指引推出。中證協最新在行業發佈了《中國證券業協會關於加強自律管理 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全文28條措施,對今後一段時期的職能定位、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進行了明確。
本次《實施意見》的核心在於制定者是中證協,是證券行業的自律組織,在服務行業、服務監管方面具有特別的優勢,本次《實施意見》是系統性部署,具有廣度與深度。中證協在文件發佈時也提到,爲更好地推動“1+N”系列政策在證券業自律管理領域有效落實落地,有必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考慮,進一步提升自律管理與服務的工作質效。
本次《實施意見》近8500字,主要內容包括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以及7個方面的28條措施,包括完善自律管理體系,加強保薦承銷業務自律管理,引導督促服務功能發揮,加強合規風控體系建設,加強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以及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等7個方面。
總體目標明確,即建立健全與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自律管理體系,強化科技賦能,創新服務手段,不斷增強自律管理和服務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暢通傳導機制,引導證券公司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強化行業合規風控管理,促進行業功能發揮,加強協會自身建設,推動形成“功能發揮更有效、經營理念更穩健、發展模式更集約、公司治理更健全、合規風控更自覺”的良好行業發展生態。
重點一:完善自律管理體系,強化自律管理功能
從職能定位角度來說,中協會作爲證券行業的自律組織,在服務行業、服務監管方面具有特別的優勢,應與時俱進,積極作爲,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這也是本次《實施意見》的核心內容,也是重點內容,即通過完善證券行業自律管理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實施體系,更好發揮協會自律管理的協同和補位作用。
爲此,《實施意見》提到了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協會內部架構和會員管理、完善與行政及其他自律組織分工協作機制;加強自律管理制度建設,突出自律規則的前瞻性、預防性和可操作性;強化自律檢查力度,完善自律懲戒管理約束機制;優化證券公司評估評價機制,更好發揮行業發展“指揮棒”作用。
其中,有部分舉措受到關注。《實施意見》提到,適應行業發展和監管導向需求,統籌優化行業文化、社會責任、投資者教育、投行業務、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各類評估評價體系,研究整合制度功能,發揮專項評價作用,促進提升證券公司執業質量與服務水平。
此外,《實施意見》緊密結合行業發展新趨勢和新要求,配合監管部門優化證券公司分類評價機制,完善指標體系,引導證券公司加強投行、投研、投資等核心能力建設,全面提升保薦承銷、財務顧問、資產管理、投資顧問、風險管理等專業服務質量,強化合規風控建設,加強對行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的引導支持,激發行業發展活力。
重點二:加強保薦承銷業務自律管理
加強保薦承銷業務自律管理,服務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通過督促證券公司提升保薦、承銷、定價能力,優化網下投資者管理,推動形成買賣雙方充分博弈、優勝劣汰的市場化約束機制。
主要包括:進一步細化完善發行承銷自律規則,提升承銷商發行定價能力,規範保薦承銷收費行爲,壓實保薦承銷責任;加強網下投資者自律管理,優化網下投資者結構和數量,發揮分類名單、“白名單”等機制作用,更好發揮長期資金在新股定價中的作用。
《實施意見》中,圍繞這一方面,有四個內容表述值得關注:
重點三:引導督促服務功能發揮
《實施意見》還通過引導督促證券公司將功能性放在首位,提供高質量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支持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主要舉措有7條,主要包括:
重點四:加強合規風控體系建設
多措並舉推動證券公司加強合規風控,進一步提升風險監測工作的精準性、前瞻性,及時有效發現、化解風險,服務資本市場穩定運行,這也是《實施意見》的出發點所在。
爲此,《實施意見》提出的舉措主要包括:推進證券公司合規風控體系建設,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強化債券、衍生品、程序化交易、融資融券和另類投資等重點業務風險監測監控;加強場外業務交易報告庫建設,加強風險監測,提升場外業務透明度,強化場外市場風險預警功能;持續提升行業網絡和信息安全水平,推進行業機構數字化轉型。
其中,強化重點業務風險監測監控,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是一大看點內容,主要有七點舉措。
重點五:加強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
推動證券公司加強合規風控、提升風險監測精準性與前瞻性,對服務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具有多維度、深層次的重要性。此次《實施意見》還提出了加強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督促行業提升聲譽風險管理水平。強化輿情監測和管理,傳播證券行業積極聲音,爲資本穩定運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主要包括:引導行業積極發聲,增強正面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解讀好宏觀經濟、產業政策、金融和資本市場政策;督促證券公司嚴格落實聲譽風險管理指引,壓實聲譽和輿情管理責任,樹立行業良好形象。
《實施意見》就督促證券公司嚴格落實聲譽風險管理指引,建立健全聲譽風險管理制度機制,做好輿情監測、識別、評估、處置,強調“迴應+處置”一起抓,對不實信息迅速闢謠、對質疑事項快速覈實。
重點六: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
文化是行業發展的深層密碼,決定着行業的價值取向和行爲邏輯。證券行業作爲資本要素配置的核心中介,其業務本質是 “信用中介”—— 依賴市場各方的信任而存在。若缺乏健康的行業文化,機構可能陷入 “重規模輕質量、重短期輕長期、重利潤輕責任” 的短視循環,最終導致 “規模擴張但根基不穩”。
在《實施意見》中,就進一步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和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積極提升行業社會聲譽,並提出了若干舉措,主要包括:推動行業文化建設走深走實,優化行業發展生態;督促證券公司落實穩健薪酬要求,加強誠信和廉潔從業管理;引導證券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良好社會形象。
《實施意見》兩項舉措受到關注,一是督促證券公司建立起科學合理、規範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與廉潔從業管理體系,提升行業整體廉潔從業管理能力,防範道德風險與利益衝突,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二是進一步完善從業人員管理自律規則,細化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誠信合規等要求,引導從業人員提升合規誠信意識,珍惜職業聲譽。
重點七:加強協會自身建設
加強自身建設是中證協全面履行自律管理與服務主責主業,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織保證。爲此,中證協也提出了相應的舉措。主要包括:落實巡視整改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完善治理結構和監督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自律管理能力和會員服務水平等。
在《實施意見》中,就提到了要進一步鞏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嚴的氛圍,做好乾部員工持續教育和監督管理,聚焦“關鍵少數”、核心崗位和重點項目,加強政治監督,防範出現政治偏差。寬嚴相濟推進執紀審查,立足遵守制度和保障發展開展日常監督,努力營造嚴而有度、廉而有爲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