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一場怪異的戰爭
(圖/路透)
自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以來,戰爭已持續進行了670多天,這是一場非常怪異的戰爭。怪在哪裡呢?
一,強大的武力,不能夠制服敵人。以色列是軍事大國,動用各式最先進的戰機、坦克、大砲,對付一個約3萬人,武器陳舊的哈瑪斯恐怖組織,打了快兩年竟然還沒有達到殲滅哈瑪斯的目標,連人質都沒有全部救回。
二,情報系統失靈。以色列軍方一向以精準靈活的情報聞名。對迦薩這一小片土地哈瑪斯份子躲藏在哪裡?被俘的人關在哪裡?還有多少人倖存?情報上顯然有很大的缺失。
三,目標與結局不明確。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以最原始的工具竟然能夠突破以色列花費巨資所建立的電子監控圍牆系統。以色列的情報單位、美國的中央情報局都沒有察覺,未做出即時有效的迴應。哈瑪斯根本沒有預料到他們竟然能夠獲得成功。以色列未能阻擋哈瑪斯於境外,乃至釀成亂局。
四,反擊行動不成比例。哈瑪斯的恐怖攻擊在以色列境內造成1200多人的死亡;而以色列高強度、不成比例的反擊則造成迦薩20萬人的死傷。其中大多數是平民,包括婦孺兒童。
五,地道戰重現。1960年代北越建築了很多的地道跟美軍打游擊戰。以色列揮軍進入迦薩之後,不但要進行地面戰,還要進行隧道戰。以色列軍隊雖然有豐富的戰爭經驗,但打隧道戰倒是第一次。哈瑪斯的機動性與突襲造成以色列士兵不少的傷亡。奇怪的是以色列20年來對迦薩物資的進出都有嚴格的管制,何以哈瑪斯能夠建築約500公里的地下道而以色列懵然不知?
六,軍事目標與人道尖銳衝突。以色列精銳部隊的戰力越大,迦薩死傷的人數越多,引發人道災難與種族滅絕的關切越強,造成的國際壓力也更大。以色列的軍事攻擊越成功,政治上卻越失敗。
七,哈瑪斯最重要的武器是資訊戰。公佈平民傷亡的數字不論正確與否,對以色列就構成壓力。迦薩的慘況包括死亡者的遺體、骨瘦如豺的兒童、爲尋找食物而被射殺的民衆,這些景象透過照片、影片、社交媒體公諸於世,真是慘不忍睹。一張兒童倒臥血泊中的照片、一段搶奪食物的影片,其殺傷力有時勝過一枚枚的炮彈。
八,文人主戰,軍人主和。以色列內閣中都是極右派,主張消滅哈瑪斯,反對巴勒斯坦建國。對哈瑪斯的戰爭進行快要兩年,軍事上雖有若干成就,但總理尼坦雅胡宣稱消滅哈瑪斯的目標並未達到,且士官兵傷亡慘重,師老兵疲,亟待休養生息。參謀總長薩米爾(Eyal Zamir)認爲戰爭的基本目標已經達成,其他的問題可由談判解決。他也不贊成全面佔領迦薩市或整個迦薩地區,主張有秩序地,以「安全重於速度」的方式來達成目標。尼坦雅胡及幾位宗教派成員卻堅決主張軍事佔領迦薩市,乃至整個迦薩,一旦發動,後果不堪設想。
九,哈瑪斯仍有戰力。哈瑪斯雖然遭受以色列的重擊,大部分的組織瓦解,領導人物被暗殺,迦薩被以色列圍困,但戰力猶在,對以色列的攻擊仍具有一定的破壞力。哈瑪斯能夠存活不僅因爲他有軍事的機動性與韌性,統治迦薩20年期間,透過教育、慈善、宗教、青年與婦女組織,形成一張綿密的社會網絡,讓反猶思想深入人心。
以、哈這一場怪異的戰爭註定是一場悲劇,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留下深重創傷與仇恨,綿綿無絕期呀!(作者爲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