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遇風災 國安人士:由三軍統帥決定是否暫停

國安人士表示,演訓是否暫停,三軍統帥及國安會會視災害發生的重大程度及整體狀況進行研判,以決定投入多少兵力協助救災。(取自賴清德臉書)

漢光41號演習今天起長達10天9夜,加上首次結合城鎮韌性演習,外界關注若演習期間再逢颱風等天災如何因應。對此,國安人士表示,演訓是否暫停,三軍統帥及國安會會視災害發生的重大程度及整體狀況進行研判,以決定投入多少兵力協助救災。

國軍「漢光41號」7月9至18日進行10天9夜晝夜連續操演,共分爲灰色地帶襲擾應處、應急作戰、全面作戰等3大部分。今年演練場域從「灘岸」進入到「城鎮」,藉此演練縱深防衛暨持久作戰;過往的「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去中心化指揮管制」、「交戰規則(ROE)」等,也是此次重點。

由於去年漢光40號演習期間,因凱米颱風在中南部造成災情,操演提前結束投入救災。今年漢光41號演習前也遭遇丹娜絲颱風,加上演習時間長,又首次結合城鎮韌性演習,一旦演習期間再遇颱風等天災,是否還會像去年一樣選擇投入救災,或是藉此驗證全社會防衛韌性?

對此,國安人士表示,這必須視災害的重大程度而定,屆時三軍統帥和國安會將評估整體狀況,假設預置兵力搶救仍不夠,還需投入更多的兵力,「當然要先停一下」。

國安人士指出,政府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就是要讓社會有能力應對災害,而無需過度仰賴國軍,一旦社會及個人能夠培養出一定的自救和互助能力,就不需要再事事找國軍,甚至還可適時支援國軍,這也就是爲何要將7月訂爲「國家團結月」的原因。

軍方人士則迴應,國軍的角色是保護國家,無論是天災或敵人侵略,都會對國家帶來傷害,若同時發生,就必須衡量哪種傷害更爲嚴重。他以921大地震爲例,這種大規模的複合式災害,會對社會造成嚴重衝擊,軍方勢必得投入部分兵力協助救災,這毋庸置疑,但國軍的本務就是戰備訓練,這點也無可諱言。

他說,此次漢光演習跟民間的城鎮韌性演習整合在一起,目的也就是軍方在保家衛國、抵禦外侮,地方政府和民間也必須要有應對災害、自救的基本能力。

他以此次丹娜絲颱風的應處來說明,國軍支援外離島的空運協助救災,南部災情嚴重地區也勢必要投入兵力協助救災。但主力仍在準備漢光演習,國防部的基本方向就是透過漢光演習設定的目標進行完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