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遇天災是否暫停 國安人士:三軍統帥國安會研判
漢光41號演習今天登場,今年將首次結合城鎮韌性演習,若演習期間遭遇颱風或地震,國安官員表示,演訓是否暫停,要視災害發生的重大程度,三軍統帥、國安會就會針對整體的狀況進行研判,投入多少兵力協助救災。
去年漢光40號演習期間,因凱米颱風來襲,在中南部造成災情,國防部宣佈操演提前結束,投入救災。今年漢光41號演習前,又遭遇丹娜絲颱風,且今年演習時間長達10天9夜,加上結合城鎮韌性演習,若這次演習期間再遇颱風等天災或地震,是否還是會選擇投入救災,還是藉此驗證全社會防衛韌性。
軍方人士表示,假設南部發生一個複合式的災害,演習期間又發生了地震,規模等同921,國軍若不投入救災,社會對國軍的看法會是什麼。因此,將7月訂爲國家團結月,將軍方的漢光演習跟民間的城鎮韌性演習整合在一起,目的是軍方在做保家衛國、抵禦外侮,地方政府也必須要有應對災害、自救的基本能力。
軍方人士表示,國軍基本的主力是準備整體演習,如前幾天颱風丹娜絲釀成災害,國軍都有支援外離島空運、輸運;南部災情嚴重地區,對社會衝擊影響很重時,勢必要投入兵力協助救災。但如何完整地驗證漢光實兵演習所設定目標,是目前國防部的一個基本方向。
軍方人士表示,政府推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目的,就是整個社會要有社會力可以去應對,不是災害發生都找國軍。如發生地震,民衆要知道避難設施在哪,培養個人一定程度的自救或互助能力。
軍方人士指出,整體來說,不管天然災害或敵人侵略的傷害,對國家都是一種傷害,國軍的角色是保護國家,當天然災害傷害比較嚴重時,國軍勢必要投入協助救災,這一點無庸置疑;而國軍的本務是戰備訓練,這一點也是無可諱言。
國安官員表示,進行演訓期間發生重大天災,是否暫停演訓,要視災害發生的重大程度,三軍統帥、國安會就會針對整體狀況進行研判,以既有預置的兵力進行搶救;若不夠,可能要投入更多人力。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7月9至18日進行10天9夜晝夜連續操演,演習共分爲灰色地帶襲擾應處、應急作戰、全面作戰等3大部分。今年演練場域從「灘岸」進入到「城鎮」,藉此演練縱深防衛暨持久作戰;而過往的「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去中心化指揮管制」、「交戰規則(ROE)」等,也是此次重點。
軍方人士說明,「去中心化指管」不是完全就放手,把責任丟給下級去做。例如參謀總長「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擔任整個作戰的指揮官,會在內部召開「授權矩陣會議」,「權力」是否下授給指揮官去做決定,會通過相關會議推算後,纔會正式下達命令給下級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