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核心的能力,是這四個字。

《圓桌派》嘉賓尹燁提出過一個觀點:

未來,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腦如玉。

如果一個人活着,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把自己的大腦開發。

那麼,自己就得不到成長,最終或許每天只會沉溺於各種短平快的低級快樂當中。

最終,也會因爲自己長期滿足於這些低水平的刺激,從而把自己的生活給沖毀了,也把自己的人生給報廢了。

人活一世,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守腦如玉。

守住自我

在這個誘惑琳琅滿目的時代裡,每天睜開雙眼,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以及亂七八糟的信息撲面而來。

各種虛假新聞,爲了刺激眼球,爲了收割噱頭,爲了挑起大衆的情緒,讓一個人總是容易被牽着鼻子走。

當各種各樣的信息,尤其是沒有任何營養的碎片信息排山倒海一般襲來的時候,任何一個人的情緒都很難保持清醒,很難不被帶跑偏。

實際上,一個人越是在這樣的狀況,就越要守住自己,尤其是守住自己的腦子。

社會學家斯塔夫·勒龐,在著作《烏合之衆》中說:

“當一個人融入社會之中時,他便失去了自我。”

當各種碎片化的信息像蒲公英一樣滿天飛的時候,我們就要警惕了,要保持清醒了。

畢竟,如果自己不加以分辨,不做出必要的躲避的話,那麼這種泡沫的信息,會一步步把我們變得更愚昧。

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每天我們所面對的信息都是極其繁複,但也沒有什麼質量。

更多的只是吃瓜的一些東西,所以我們如果不想讓自己變得平庸,那就一定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懂得篩選信息。

情商之父戈爾曼曾說:

情緒具有超強的傳染性和擴散性,不僅能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也會因爲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

守住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大腦,守住自己的情緒不被外界的各種不實的信息,以及沒有影響的信息干擾,侵害。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管好自己,顧好生活,掌控人生。

提升認知

實際上,一個沒有獨立認知能力的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活得就像是風箏一樣,風吹哪裡,自己就飄向哪裡,沒有自己的主動性,也沒有自己的選擇。

現實生活當中,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人,聽風就是雨,極其容易受到他人的挑唆,利用。

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在認知上還沒有走向成熟,心智上也沒有得到成熟。

所以,生活順利的時候,根本不會有憂患意識,而生活一旦不如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把自己幻想成受害者。

最終,整天帶着苦瓜臉,消極悲觀,負能量滿滿,認知能力越來越脆弱。

王朔有句很深刻的話:

“有些人看似多知道一些事,但充其量只是‘知道分子’,永遠成不了知識分子。”

生活當中那些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人,一定是知道爲什麼知道,而不是爲了知道而知道。

爲了知道而知道的人,其實就是懶,就是蠢,總以爲知道了一些,就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東西。

實際上,如果一個人的認知能力,總是那麼輕易就能獲得的話,在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被傷害,被欺騙,被壓榨的人。

正是因爲有太多的人,不願意在精神上吃苦,所以最終纔會在生活裡,有吃不完的苦。

作家霧滿攔江認爲:

一個人閱讀的深度,就是他思想的尺度,高層次的人,往往都是深度閱讀者。

努力打造強大的認知能力,要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主動加強自己的認知能力。

只有這樣,我們纔可以靠自己,穩住自己的生活,穩住自己的人生。

守腦如玉

外面的世界或許我們無法改變,但是上天還給我們留了一扇窗,那就是你可以改變你自己。

改變自己最好的方式,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讓自己保護好自己的大腦,不要受到外界的污染。

可以這麼說,當你知道如何做出選擇,以及該做出怎樣的選擇時,其實就是在保護自己,守住自己的大腦。

比如說,我們可以選擇的是,究竟是享受一種低級的快樂,還是先吃掉一種高級的成長的痛苦。

有人說,低級的快樂是直接給你想要的東西,高級的快樂則會給你設置重重阻礙。

這就好像升級打怪一樣,我們只有不斷地衝破重重障礙,打破關關難題,一邊感受着痛苦,可一邊在痛苦過後,卻得到了相當大的,持久性的快樂。

這種高級的快樂感,其實就是自己的腦子,得到了更大的成長,也得到了更大的滿足。

尼采有一句話:

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始終要把人生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抓緊在自己手中,只有這樣,我們對於當下的生活和人生,纔有更多的主動權,以及更大的掌控權。

最終,守住你的大腦,穩住你的大腦,保護你的大腦,這纔是你最重要的,纔是最應該牢牢守護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