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三國演義:一個勢力爲中心,一個人爲核心!
相信大家在玩遊戲時會發現,絕大部分優秀的三國類遊戲全部都是由日本製作而成的,而在遊戲中總會發現劉備麾下的蜀國雖然武將謀士不多,但質量卻高得嚇人,而反觀曹魏和孫吳將領數量雖然不少,但是有一部分都是低於平均水準的。而造成這樣原因的其實和日本人對三國演義的看法有着很大的關聯,在日本人眼中的三國演義和我們的區別很小很小!
日本人對於桃園結義一直心生嚮往
一個勢力爲中心,一個人爲核心
在日本人眼中,三國演義是由一個勢力爲中心,一個人爲核心而誕生的,至於一個勢力說的就是劉備建立的蜀漢王朝,而一個人爲核心的人則是諸葛亮。在日本吉川英治版(翻譯)的三國志中,有關三國的描述僅僅只寫到了諸葛亮秋風五丈原就全本終,至於後面的姜維北伐以及季漢被滅國全部都沒有描述,可以說日版的三國演義比原作更加偏愛於蜀國。
日本人眼中的諸葛亮
甚至爲了能夠增加讀者對劉備勢力的喜愛,吉川英治還特別增加了劉備的早年經歷,這一點甚至在三國志中都未曾出現,而這樣做僅僅只是爲了讓日本讀者加強對劉備角色的代入感。後續橫山光輝版的《三國志》漫畫(根據吉川英治再改編)的銷量達到了7000萬部,如果時至今日的話基本上是日本人手一部的國民級漫畫了,由此可見三國志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
日本遊戲中的劉備
日本作者對劉備和諸葛亮的描述遠超原作
有一些讀過日本三國志的朋友和左艦分享過內容,他們認爲日版三國志在人物的刻畫上並不是太飽滿,但是在劉備和諸葛亮的人物刻畫上簡直就是栩栩如生。除了劉備仁德和諸葛亮多智的性格被刻畫的入木三分之外,甚至連這兩人的修飾詞以及服裝描述都能寫多誇張就多誇張,下面截取其中一段!
日本遊戲中的隆中對
“隆中布衣青年孔明的出場無疑代表了一股新生的力量,爲曹操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角力對手。當時,曹操的勢力已席捲了大陸的十分之八,他的旗幟已飄揚在了荊山楚水的每一個角落……讓他的統一大業突然遭受了重創,讓他滾滾前行的車輪被緊急制動了的,是如彗星般耀眼若彗星般驟然出現的孔明,是孔明那穩步推進的三分戰略……而自從他發現劉備麾下多了個青年名孔明者後,他的事業就再也沒有順利過,事事與願相違,至死也沒能讓他的士兵踏進過江漢一步!”—《日版三國志》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至於最後吉川英治在諸葛孔明死於五丈原之後,結尾的文筆無論是興致還是氣力都衰弱了不少,給人一種就是在敷衍了事的感覺。這一點和我們在《三國志》遊戲中游戲方經常會將最後一關全部設置爲“星落五丈原”有着很強相似之處,這一點直到後來威力加強版再會進行補充。同樣我們也會發現日本人在遊戲中對劉備的偏愛,即使劉備僅僅只有一座城(甚至一個縣),日本遊戲設計者都會強行把小的不能再小的平原城給弄出來。
劉備手下五虎上將
最後再給大家說一個題外話,當初日本人喜愛三國的程度到底有多瘋狂呢?日本國足1997年首次進入世界盃的時候,日本專題採訪節目直接把遊戲三國5的音樂都照搬到採訪中。在左艦看來日本國內的三國迷中,蜀迷的人數很大可能超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