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字,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凡事不能太過,而應該把握分寸,若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是如此,不是彼此的距離越近越好,而是要保持足夠的邊界感,該自己管的事情認真對待,不該過問的事情不要過多插手,才能讓彼此相處融洽。
“邊界感”這3個字,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更是人與人相處最不能或缺的關鍵因素。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有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邊界並不是自私,而是讓你的事情歸你,我的事情歸我。”
這就是所謂邊界感的核心所在,正因爲懂得別人與自己不同,就不會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爲所欲爲、肆意索取,而是懂得交往有界限,纔會親疏有度、相處愉快。
之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名叫《誰說我結不了婚》,裡面的程璐和田蕾是好同學,也是好朋友。
兩個人關係非常好,一度到了彼此沒有任何秘密的地步。
在田蕾看來,程璐是自己最信得過的人,她就要以自己爲中心,自己有義務爲程璐的所有事情負責。
有一次,田蕾爲了程璐去陪其他同學吃飯,而不陪自己看話劇,讓自己非常生氣,繼而開始厲聲斥責。
程璐告訴對方,自己不喜歡被人操控。
田蕾否認,說自己只是出於關心與在乎,但是程璐給出的答覆是:
“你幫我選擇結交什麼樣的朋友,不算操控人生嗎?如果有你看不上的朋友,你就會想盡辦法把對方弄走……”
田蕾感覺很無辜,說自己是因爲太看重程璐,不希望她結交錯誤的朋友。
殊不知,她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過界,過度的關心不會讓對方感到溫暖,只會想要逃離。
於是,現實生活中那些沒有邊界感的人,善於的方式就是喜歡打着爲你好的旗幟,沒有界限的干涉你的生活,也從來不會顧及你的感受,隨意替你做出任何選擇。
作家莫言說: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臉面一樣,這是最爲清醒的自覺。”
心智成熟的人,不管與誰相處都會擺正自己的位置,也更加明白相處必須有邊界感,懂得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無論彼此的關係有多親密,都應該在彼此之間留出適當的間隙,讓自由之風可以從間隙中穿過,讓彼此擁有自己的空間。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要擁有了自己的邊界,其實就是有了做人的底線,不會輕易讓自己妥協、委屈,更容易在人生路上善待好自己。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保持清醒,不要強行跨越自己與他人的邊界,而是親疏有度、遠近相安。
邊界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一旦自己有了邊界的意識,就會擁有“知人邊界、知己邊界”,與他人的交往溫暖又輕鬆,又能讓自己活得愜意與舒服。
願我們都能把握邊界感,大事不逾矩,小事講原則,做事有底線,擁有舒心、自在的人生!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