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專長助力基層治理與民企發展
走訪企業和消費者瞭解需求,查閱案卷材料尋求答案……最近一段時間,全國人大代表、雲南建廣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慧忙着調研,撰寫關於儘快修改產品質量法、網絡安全法的兩份議案,以及關於對網絡直播帶貨進行立法、健全行業協會商會管理體系的兩份建議。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張慧將法律專業與代表履職深度融合,助力基層治理,護航民企發展,爲民代言解憂。 “有效調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減少訴訟案件,能讓基層社會治理更見成效。”認識到推進訴源治理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在去年全國人代會上,張慧提出了“以黨建引領、府院聯動,將訴前調解融入網格化基層治理”的建議。 “要抓前端、治未病,推動形成黨委領導、府院聯動、多元共建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從定分止爭向少訟無訟轉變。”張慧呼籲從建立有效機制、發揮多方聯動合力、增強居民法律意識、加強調解隊伍建設等七方面發力,促進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多元化解。 張慧的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列入重點督辦建議,最高人民法院組建工作專班辦理,相關工作人員專門赴雲南與她深入溝通交流,當面聽取意見建議。 一年來,張慧積極參與訴源治理工作,經常到代表工作站、代表聯絡室、基層立法聯繫點收集社情民意,及時爲羣衆解疑釋惑。她還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務,多次深入鄉村社區開展普法宣傳,把法治的種子種進百姓心田。 張慧告訴記者,如今,網格員、村幹部、人民調解員等基層治理人員的作用都發揮出來了,許多矛盾糾紛不出村不出社區就能得到實質性化解。以雲南爲例,2024年全省訴前調解成功案件達39.99萬件,基層訴訟案件數量大幅降低。 去年底,一位小微企業負責人來到張慧的辦公室當面表示感謝,因爲這家企業通過了銀行的調查和評審,無需償還本金便成功辦理了續貸,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 原來,這位企業負責人曾向張慧反映經營性貸款續期難的問題,張慧認真記下他的意見和訴求後,進一步深入餐飲、製藥等不同行業的民營企業調研,提出了關於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建議,呼籲銀行探索“無還本續貸”,加大對小微企業續貸支持力度。 去年,有關部門出臺了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政策文件,要求銀行業爲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通過新發放貸款結清已有貸款等形式,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看着自己的建議有迴應,小微企業迎來“及時雨”,張慧感到很欣慰。 張慧長期關注民營企業發展。去年全國人代會上,她提出關於儘快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建議,呼籲惠企利企法律、政策早日落地,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今年我將繼續關注民營經濟立法,爲打造高質量法治化營商環境積極發聲。”張慧說。 “國家發展日新月異,代表履職大有可爲。”張慧表示,自己將繼續發揮法律專業優勢,進一步豐富聯繫人民羣衆的工作內容和形式,增強履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記者手記
短髮、幹練、有氣質,是張慧給人的第一印象。翻開她的履職報告,專業、爲民、責任是關鍵詞。回顧2024年履職經歷,張慧感到“很充實”,謀劃2025年履職工作,張慧表示“要持續精進”。 從法庭到會場,從卷宗到議案,從個案維權到推動法治進步,張慧以法律爲紐帶,將專業能力與民生關切熔鑄成履職實踐。她提出的建議緊扣國家戰略與民生痛點,運用法治思維,彰顯法治力量。 在張慧看來,“做律師,要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做人大代表,要力爭做好黨和國家聯繫人民羣衆的連心橋。”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