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換季就頭痛 醫揭「6大類型」:肝火、氣血不足都有差
▲許多人在季節交替時,都會出現頭痛、頭脹或偏頭痛情況。(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許多人在季節交替時,都會出現頭痛、頭脹或偏頭痛情況,中醫師指出,這種「換季頭痛」往往與氣候驟變、氣溫忽冷忽熱、空氣溼度改變以及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有關,主要可以分爲6種類型,若頭痛頻繁發作或伴隨視力異常、嚴重噁心嘔吐等症狀,則需及時就醫,排除偏頭痛、腦血管疾病等其他可能性。
中醫師徐瑋憶指出,換季之際,氣候多變,尤其是「風」邪最爲活躍,風性善行、善變,容易上擾頭目,引發頭痛,若風夾寒、風夾熱或風夾溼,則頭痛的性質與伴隨症狀各不相同,且人體氣血運行於經絡,供養腦竅,若氣血不足或運行不暢,則腦竅失養,容易出現頭痛,換季時氣候驟變,體內陽氣升降失常,氣血運行失衡,頭痛就會更明顯。
徐瑋憶說,換季早晚溫差大,應適時增減衣物,避免受寒,尤其是頭部要注意保護,避免直接吹風,換季頭痛雖常見,中醫強調「治未病」,平時應注重體質調養,保持氣血充盈、臟腑平衡,才能提高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力。另她也提出以下6種「換季頭痛」類型。
1. 風寒頭痛
症狀:頭痛如裹,怕冷,遇風加重,伴隨流清涕、咳嗽或發熱。
2. 風熱頭痛
症狀:頭痛較劇烈,伴隨發熱、口渴、咽喉紅腫,目赤。
3. 風溼頭痛
症狀:頭重如裹,昏昏欲墜,天氣陰雨加重,常伴四肢沉重。
4. 肝陽上亢型
症狀:頭痛眩暈,兩側或顳部跳痛,急躁易怒,伴耳鳴、失眠。
5. 氣血不足型
症狀:頭痛綿綿,勞累後加重,伴面色蒼白、心悸、倦怠。
6. 腎虛精虧型
症狀:頭痛反覆,記憶力下降,腰膝痠軟,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