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受阻?俄扣留陸貨物 飛機租賃也遭殃
飛機在俄羅斯被扣留,陸籍飛機租賃公司承受鉅額損失。(示意圖:藍孝威攝)
據法國廣播電臺引述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稱,中國飛機租賃公司成爲曠日持久的俄烏戰爭的最新受害者之一。近日,一家公司披露,其三架飛機在俄羅斯被扣留,至今未歸還,並已獲得2300萬美元的保險賠付。這是近年來中國在俄持有資產被扣留浪潮的一部分。
據本週發佈的一份證券交易所文件顯示,Avmax Group Inc.(AVMAX)是廣東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河智能)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根據三份合同將上述飛機租賃給俄羅斯客戶。
公告稱,這些飛機是由加拿大航空製造商龐巴迪的子公司德哈維蘭加拿大公司開發的渦槳動力客機,並租賃給俄羅斯航空公司——雅庫特航空和阿芙樂爾航空。其中兩份合同已於去年到期。
山河智能公告稱:「自2022年2月地緣政治衝突以來,航空業在制裁範圍內。AVMAX根據相關政策,多次嘗試召回租賃在俄羅斯的上述飛機。儘管已持續進行交涉與回收操作,仍無法成功收回涉事飛機。」
這份發佈日期爲8月12日的公告提到,「近日,AVMAX與飛機保險承保人(含主承保人Liberty Group及其他承保商)就賠付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確認AVMAX可從保險承保商獲得的保險理賠款爲2900萬美元,扣除律師費用等後的保險賠付款淨額爲2296.51萬美元。截至目前,AVMAX已全額收到2296.51萬美元保險賠付款,按照2025年8月8日外匯管理局公佈的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爲7.1382,折算人民幣1億6392.95萬元。保險賠付款項扣稅後對公司淨利潤影響金額爲1億2622.57萬元,會計覈算計入營業外收入,佔公司上一年度經審計歸母淨利潤的172.92%。」
報導指,AVMAX所遇到的情況並非個例。一家浙江公司的全資子公司Airwork也在俄羅斯被扣留了六架波音757貨機,該公司曾要求終止租賃合同,並於2022年歸還其飛機。Airwork公司後來僅成功回收了一架飛機,損失了數億美元。這迫使該公司註銷剩餘資產的價值,併發起了曠日持久的保險訴訟。
公開文件顯示,自2022年以來,其他幾家中國租賃公司——包括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也報告了鉅額損失,並獲得了保險賠償,原因是它們無法在俄羅斯回收部分飛機。與此同時,報導指,此類糾紛並非僅限於航空業。
去年10月,莫斯科禁止一系列貨物經俄羅斯過境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中歐班列沿線爆發了一波查扣事件。這些禁令主要針對機械和電子產品等軍民兩用物品,這些物品被視爲可能被駐烏克蘭的西方部隊用於其他用途。
這些新規影響了數千個通過這條龐大鐵路線從中國運往歐洲的貨櫃。每月約有8萬個20英呎當量的貨物通過這條途經俄羅斯的鐵路線運往歐洲市場。許多中國貨運公司直到幾周後才得知這一規則變化的消息,而俄羅斯當局此前已經扣押了它們的大量貨物。
據貨運代理商稱,當時至少有1000個貨櫃被扣押,其中一些被扣押的貨物後來未經合法程序就被俄羅斯當局沒收。這導致中歐班列鐵路貨運總量大幅下降。根據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運往歐洲的集裝箱貨運量同比下降了20.3%。
近年來,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使其與中國的關係更加密切,中俄貿易關係儘管出現波動,但仍取得了顯著增長。然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表示,許多中企在與俄羅斯合作伙伴打交道時仍留下痛苦的回憶。
王義桅分析:「中國企業傳統上與俄羅斯保持有限的經濟合作,更傾向於與擁有成熟法律體系的西方市場經濟體合作」。他還說,「俄羅斯的經濟思維與市場經濟原則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