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工智能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本報記者 謝亞宏
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人工智能觀察站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意大利2024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12億歐元,較2023年同比增長58%,市場規模再創新高。
人工智能預計將對意大利經濟產生巨大推動作用。根據谷歌2024年發佈的一份報告,人工智能將在未來10年內貢獻8%的國內生產總值。據意大利信息和通信技術協會統計,目前意大利約有300家初創企業發展人工智能相關業務,涉及航空航天、醫療、數據統計等領域。
米蘭理工大學人工智能觀察站聯合主任喬瓦尼·米拉格里奧塔表示,發展人工智能,意大利的優勢在於高水平的科研和快速擴張的市場。從近年來的趨勢看,人工智能在意大利的認知度和實際應用率正在迅速提升,企業和公衆對這一新技術日益關注。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開始快速普及,未來意大利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意大利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去年,意大利政府發佈了《意大利人工智能戰略2024—2026》,提出將開發專爲本國服務的數據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系統,同時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意大利國家數字化署和意大利國家網絡安全局將專門負責推進人工智能發展。
在“意大利國家復甦和韌性計劃”的資助下,意大利全國有4家科研機構、14所高校和7家企業合作成立了未來人工智能研究基金會,以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研究。羅馬大學等科研機構正積極開發人工智能技術所依託的大型語言模型,其中一款名爲“天鵝絨”的開源模型以6種歐洲語言運行,在意大利目前性能最先進的萊昂納多超級計算機內進行訓練,參數量高達140億。
意大利政府去年10月宣佈,將在歐盟資助下建設歐洲首批人工智能工廠。該項目將圍繞“歐洲高性能計算聯合體”的超級計算機建立,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保健、機器人與製造業、清潔技術與農業技術等多個行業的開發和應用。意大利大學和科研部部長安娜·貝爾尼尼表示,意大利處於歐洲人工智能發展的中心地位,未來政府將促進人工智能相關數字基礎設施服務於各類企業,以實現更具競爭力和可持續的增長。
在歐盟批准《人工智能法案》後,意大利正在制定本國相關法律,評估人工智能對經濟和社會帶來的潛在風險,並對通過人工智能侵犯版權、深度僞造等違法犯罪行爲進行界定、明確處罰措施。目前法案正在立法機構進行審議。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只有在以“人類的權利和需求”爲中心的道德規則範圍內發展,才能釋放出所有積極潛力。
(本報羅馬4月22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3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