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擴大險資入市 規模翻倍
大陸保險資金正加速流入陸股市場。圖/中新社
大陸兩批險資入市試點概況
在全球股市因美國關稅政策震盪之際,大陸保險資金正加速流入陸股市場。陸媒報導,第二批保險資金展開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正加快落實,2025年試點規模已從人民幣(下同)500億元增至1,620億元,參與機構也從2家增至8家,顯示險資入市步伐加快,將爲A股帶來長線活水。
券商中國報導,所謂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指的是保險公司出資設立私募證券基金,主要投向次級市場股票,並長期持有。
2024年9月,中共中央金融辦與大陸證監會公佈「指導意見」,明確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2025年1月,大陸六部委進一步推出「實施方案」,提出提升實際投資比例,包括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擴大等。
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始於2023年10月,首批由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各出資250億元,設立鴻鵠基金,總規模500億元。
截至2025年3月初,鴻鵠基金已完成500億元投資,取得低風險、高收益的優異表現。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再獲第二批試點資格,將共同出資設立鴻鵠基金二期,持續加碼長期投資。
2025年,第二批獲批試點的保險公司有8家,規模合計1,120億元,高於原定的1,000億元計劃,反映出保險業對此政策的高度熱情。
第二批試點中,太保壽險、泰康人壽等公司以契約制基金形式參與,規模合計520億元。契約制基金可依持股比例計入長期股權投資,進一步降低報表波動影響。人保壽險、平安人壽等則於3月獲批展開試點,規模合計600億元。多數公司傾向獨立設立私募證券基金,靈活應對市場需求。
中國人壽表示,鴻鵠基金遵循「長錢長投」原則,聚焦競爭力強、治理優良的上市公司,採取長線持有策略,並在市場低迷時逆勢買入。考覈週期從1年延長至3年,注重總投資收益率,兼顧綜合收益,確保投資穩健。
中國平安總經理謝永林稍早指出,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阻塞點,有助於資本市場獲取穩定資金,企業也能獲得「耐心資本」支持,促進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