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價值25億的豪賭!同程爲何死磕高端酒店?

疫情後旅遊業復甦的浪潮中,同程旅行突然砸下24.97億元,一口吞下萬達酒管100%股權!這筆交易背後,是單純的投資擴張,還是暗藏更大的行業野心?

溢價收購:同程的"鈔能力"值不值?

24.97億元——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按照公告披露的交易細節,這筆收購相當於萬達酒管2023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9.5倍。對比國際酒店巨頭萬豪、希爾頓等通常6-8倍的估值區間,同程的報價顯然偏高。

但高價背後必有深意。萬達酒管旗下擁有瑞華、文華、嘉華、錦華等九大高端品牌,覆蓋奢華至中高端市場。而同程此前在高端酒店領域幾乎空白,這筆交易讓它瞬間躋身國內高端酒店運營第一梯隊。

更關鍵的是,萬達酒管目前管理着超100家酒店(含在建),其中不少位於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這些資產不僅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還能與同程的線上流量形成互補——用戶訂完機票、門票後,"順手"訂個高端酒店,順理成章。

同程的野心不止於賣房,更要成爲全產業鏈玩家

過去十年,在線旅遊平臺的競爭邏輯是"流量爲王",但如今單純靠補貼搶用戶已經不夠了。攜程早早佈局了自有酒店品牌"麗呈",美團也在發力高星酒店預訂。同程要想破局,必須掌握核心供應鏈資源——而萬達酒管正是最佳選擇。

這筆收購後,同程用戶可以在平臺預訂萬達系酒店,而萬達酒管的會員體系也能反哺同程的流量池;而且自營酒店的高利潤率,也是同程的法寶。

而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攜程系(攜程+去哪兒)佔據高星酒店大半份額,同程+萬達的組合或許有望打破壟斷。

更重要的是,萬達近年來在文旅綜合體(如萬達茂、電影樂園)上持續加碼,而同程在景區門票、度假產品上有優勢。未來雙方很可能聯手打造"酒店+景區+娛樂"的一站式旅遊生態。

高端酒店市場變天?下沉市場或成新戰場

疫情後,國內旅遊消費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一邊是高端度假酒店一房難求,例如三亞亞特蘭蒂斯常年爆滿。另一邊是經濟型連鎖酒店陷入價格戰。

萬達酒管的優勢恰恰在於高端及奢華賽道,而同程在下沉市場三四線城市,有深厚的用戶基礎。

未來可能的打法也非常多,例如可以不再自建酒店,而是輸出管理(類似萬豪的模式),快速佔領市場;同時,將部分萬達品牌,引入二三線城市,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再如,將會員體系打通。同程的1.5億用戶與萬達酒管的會員積分互通,提升復購率。

不過挑戰也不小。高端酒店運營需要極強的品牌溢價和服務能力,而同程此前並無相關經驗。能否消化好這筆收購,將是未來兩年的關鍵考驗。

一場豪賭,還是一次精準卡位?

24.97億買下的不僅是100家酒店的管理權,更是同程從"流量販子"轉型爲"全產業鏈玩家"的關鍵門票。

如果整合順利,它有望成爲下一個"中國版萬豪";但如果運營不善,也可能淪爲一場昂貴的試錯。

無論如何,這場交易已經給行業扔下一顆深水炸彈——OTA的戰爭,正式進入"拼資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