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補助款改申請制惹議 許宇甄批賴政府為選舉政治分贓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前天依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公式計算,通知各縣市明年度統籌分配稅款數額,有10縣市獲配金額比預先試算結果少,引發爭議。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批評,賴政府將黑手伸向一般性補助款,把中央待負責的延續性計劃轉嫁給地方,還藉由「申請制」政治分贓,用地方經費爲自家選舉鋪路。

許宇甄指出,一般性補助款的制度設計,本意是依照公式直接撥給地方政府運用,保障地方依自身施政優先順序自主分配資源,這是落實地方自治、提升施政效能的重要制度,但在賴政府手裡,卻被徹底扭曲爲打壓異己、酬庸自己人的政治籌碼。

許宇甄說明,「財劃法」第30條修法時,特別增訂第3項但書條款,就是爲了防止中央黑手伸進來亂動這筆錢。賴政府如今不僅無視法治精神,還公然挪用、違法濫編,根本是在上演一場國家級的財政詐騙。

許宇甄批評,賴政府將本該由中央編列的延續性計劃,惡意塞進一般性補助款中,讓中央帳面漂白。教育經費、基礎建設、環境改善、農業升級、經濟發展,這些原是中央職責,如今卻轉嫁到地方,還要求地方政府必須逐案提案申請,這等於把地方政府變成中央的下人。

許宇甄抨擊,這就像前瞻計劃,民進黨執政縣市「給的多、給的快、無上限」;國民黨執政縣市則只能「求爺爺告奶奶」,還要被羞辱、被刁難。這不只是行政霸凌,更是明目張膽的政治分贓,公帑徹底淪爲選舉工具,嚴重破壞國家治理的公平性。

許宇甄認爲,賴政府這場偷走地方財源的行徑,徹底揭露賴政府的真面目,他們要的不是專業治理,而是權力算計;不是保障全民,而是懲罰異己、圖利自己人。賴清德若繼續把臺灣當提款機,地方自治與民主制度就會被徹底掏空,臺灣將只剩下一個用黑箱維繫的權貴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