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週末門診 2醫學中心擬限縮
臺北區各大醫院四月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光等醫院擬定限縮夜診、假日診,至於調高掛號費,則是最後不得不的考慮方案。新聞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記者葉信菉/攝影
健保署實施個別醫院總額,臺北區四月正式上路,爲因應財務衝擊,各醫學中心均表態將強化轉診機制,下轉病情穩定患者。臺北榮總、新光考慮更嚴格縮減夜間與週六門診,北榮嚴格要求從下個月起,僅剩不多的夜診需於晚間八時結束,最晚不得超過九時。
健保署推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劃」(個別醫院總額),要求各醫院年度健保點數不可超過前一年,如果超過將打折,甚至不予給付(斷頭),各家醫學中心如果仍然衝量,收治太多病人,恐將重創醫院營收。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新制四月上路後,院方必須觀察醫院整體醫療服務量能成長情形,如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七,就將面臨健保斷頭。爲此,規畫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五時,將啓動相關調控機制,縮減夜間、週六門診,僅留下必要門診,或將不緊急手術往延後,若仍無法有效降低服務量能,最後將考慮調漲掛號費,目前並無調漲計劃。
「我的任內,絕對不會調漲掛號費。」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該院掛號費僅收一○○元,這是爲了照顧癌症患者等經濟弱勢族羣,減輕其經濟負擔,「但真的拜託、拜託,不要因爲掛號費便宜,輕症患者都到北榮就醫」。
陳威明表示,新制上路後,將嚴格落實週六、夜間門診等限縮制度,除小兒科等必要科別之外,其他夜診均將關診;其次,嚴密監控醫學中心之間不當轉診,一旦發現異狀,將通報健保署;第三,不做「不必要的檢查」,該院已將開藥、檢查與醫師績效脫鉤,醫師不會因多排檢查、多開藥而增加收入。
臺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說,下個月起,將加強下轉穩定患者,另鼓勵門診量超大的明星級醫師多至分院開診,或儘量將情況穩定的輕症病人轉診到癌醫分院、北護分院等,同時與健保署持續討論,那些急重症等醫療項目應排除在個別總額之外。
至於調漲掛號費,陳彥元指出,這是用盡所有辦法用盡後,若仍覺得有其必要性,纔會調漲,希望政府多體恤醫學中心。臺大門診掛號費仍維持一○○元。
林口長庚醫院表示,尚未擬定因應計劃,將繼續維持一定的服務及門診量,提供民衆就醫需求。另外,落實雙向轉診制,同步控管輕症門診量,穩定醫療品質。
雙和醫院表示,將積極配合政府政策,落實分級醫療,強化轉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