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持續增長,宇通客車靠什麼支撐?
2024年,商用車行業在市場需求疲軟與成本壓力加劇的雙重夾擊下步履維艱,宇通客車卻以多項逆勢增長的數據引發關注。2025年3月31日,宇通客車2024年年度報告揭曉。年報顯示,其不僅實現營業收入372.18億元,同比勁增37.63%,更以41.16億元歸母淨利潤創下126.53%的驚人增幅。伴隨業績發佈,每10股派現10元的高額分紅方案,成爲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這絕非宇通客車的曇花一現。回溯2020年至今的業績曲線,其營收從217億元穩步攀升至372億元,淨利潤更實現從5.16億到41.16億的八倍飛躍。若以年複合增長率丈量,14.43%的營收增速與68.06%的利潤增速,勾勒出持續向上的發展軌跡。
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宇通客車爲何能實現逆週期增長?業績持續增長靠什麼支撐呢?
━━━━━
技術深耕:從客戶痛點到市場突破
在商用車行業,宇通客車以持續高強度研發投入著稱,其研發投入強度長期位居行業前列,被公認爲技術研發標杆企業。從年報數據可以看到,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達17.88億元,佔營收比重4.80%,並且憑藉參與的“面向大規模產業化的動力電池研發與製造關鍵技術”項目,第三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宇通客車的研發創新策略並非單純追求技術領先,而是始終圍繞解決客戶痛點進行研發創新。
例如傳統燃油客車使用壽命能達到10年~15年,而三電系統壽命是影響整車壽命的關鍵因素,之前新能源客車電池設計壽命普遍只有8~10年,所以宇通在新能源客車壽命技術上實現突破,自主研發的低鋰耗、緩衰減、長壽命電池技術,電芯循環壽命突破9000次,實現10年/100萬公里質保標準,15年預鋰化技術更填補了歐洲市場長質保需求空白;匹配開發的高效長壽命電機及控制器,耐久性達到15年/150萬公里;
針對全球複雜氣候環境,宇通開發了基於多源超低溫熱泵的一體化熱管理技術,該技術使冬季能耗降低了40%,整車低溫續航提升了10%至15%。技術驗證數據顯示,搭載該熱管理系統的純電動客車在挪威零下25℃極寒環境下,仍能實現374公里續航,續航達成率高達97.3%。
據內部資料披露,宇通建立的“客戶痛點清單”機制,通過定期聯動研發、銷售及服務部門,將終端反饋直接轉化爲技術改進指標。聚焦於客戶價值的研發創新,不僅爲宇通打造了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還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並推動了市場銷量的增長,形成了正向循環。
對外宇通聚焦”以客戶爲中心,爲客戶創造更大價值“,對內則通過管理創新,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激勵機制,激發組織生命力。
━━━━━
管理創新:從輸血到造血的人才邏輯
宇通的一組人才管理數據值得關注:在匹配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宇通一方面不斷引進高階優秀人才,另一方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規模化吸納應屆畢業生就業。2024年,宇通新增員工比2023年多3600餘人,其中校園招聘超1000人,宇通客車擁有中高級職稱的專家800餘人,在職碩士及以上學歷1098人。
建立了一套內生型人才培養與成長機制,員工可通過管理線、專業線兩條線不斷提升成長,
校招生可通過“五年培養成才計劃”實現職級收入的躍升。這套人才培養機制,使新生代工程師和管理人員不必論資排輩,有能力者在短期內即可主導千萬級研發項目甚至走上高級別管理崗位。
爲了激勵員工成長和內部創新,宇通客車不遺餘力地提供獎勵。2024年,“宇通科技進步獎”爲研發人員設立了高達1308萬元的專項獎金池,獎項覆蓋產品、技術、工藝、質量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成果。
每年宇通舉辦“創新杯”青年科技創意大賽、技術比武大賽,並設有豐厚的獎金激勵。
創新的管理機制和激勵在企業營造了創優爭先的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廣,有效保障了宇通的技術領先、產品領先以及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
━━━━━
社會責任:員工與企業共成長的隱性契約
在製造業普遍面臨“招工難”的背景下,宇通2024年的員工留存率接近90%,高於2024年商用車行業的平均水平85.4%。在“價值創造、價值共享”的激勵原則下,宇通倡導激勵績優、多勞多得,根據個體業績貢獻的不同和專業能力晉級情況,宇通員工薪酬每年都會有一定幅度增長。2021-2024年,宇通克服行業波動週期影響,實現員工累計平均薪資漲幅達到15%-50%,2024年宇通披露報告數據人均薪酬19萬多,是當地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的3.4倍,是當地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的1.8倍。據其社會責任報告披露,除五險一金全覆蓋外,員工還可享受20天春節帶薪超長假期、免費班車、免費公寓及多樣化的品牌特色服裝等福利。
同時宇通對員工的關懷延伸到對員工家庭的關懷,據瞭解,2024年宇通舉辦了127期員工子女夏令營,6000餘名員工子女免費參與公司組織的夏令營,參與科技探索、國潮文化和軍事拓展等活動;連續多年爲員工舉辦集體婚禮、文藝匯演、運動會和集團表彰會等,一位工齡十年的老員工坦言:“在宇通,努力不僅能換來收入,還能獲得尊重,解決生活難題——公司甚至連我家孩子的寒暑假都考慮到了。”
宇通的案例揭示了一個被許多企業忽視的邏輯: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對技術、人才與社會責任的持續投入,恰恰是最確定的增長路徑。當同行忙於壓縮成本時,宇通選擇將資源投向創新研發和員工成長——這些看似“低性價比”的長期工程,最終轉化爲穿越週期的韌性。
技術源自創新,創新源自人才。以員工成長通道與客戶需求洞察爲雙核驅動,宇通通過系統性戰略架構,將資源配置與可持續價值創造深度綁定,構建了社會價值與品牌價值的良性循環,在行業週期性波動中構築起差異化的競爭護城河。
值班編輯 康嘻嘻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