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晚年出獄,寫了42萬字的回憶錄,提了2個請求被拒絕
1996年1月,“四人幫”主要成員姚文元刑滿釋放,出獄的當天,他的家人老早就在秦城監獄的門外候着。
當天,姚文元身穿中山裝,臉上帶着微笑,臨走前還特地和獄警寒暄了幾句。邁出監獄大門後,他回頭望了一眼,一切仿若隔世一般。接着,便跟着家人一起離開了這個他待了20年之久的地方。
雖說是“四人幫”的一員,但和江青、王洪文、張春橋等人相比,姚文元從始至終都顯得有點另類。抓捕他的時候,他沒有一絲反抗,就像已經預判了自己的結局一樣,入獄後的表現也是極爲平靜,和江青等人的暴躁,形成了巨大反差。
有趣的是,曾經禍國殃民的姚文元,在獄中還時刻關心國家大事,出獄後又提出了兩個匪夷所思的要求。
那麼,姚文元到底主動提了什麼要求,他出獄後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呢?
1976年10月6日,姚文元去懷仁堂開會時,被特別行動小組成功抓捕,正式接受隔離審查。面對行動小組的抓捕,他顯得很平靜,被戴上手銬之後,也只是說了兩個字:“走吧!”
剛開始,大家還有些納悶,覺得姚文元心思向來縝密,被抓之後,他怎麼可能毫無反應呢?
直到進入預審環節,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所有的冷靜和配合,不過是爲了給自己開脫,儘可能地減輕罪行。
當審訊人員問到他是如何與張春橋狼狽爲奸,誣陷上海市委書記曹荻秋時,他趕忙解釋道:“這事與我無關,不要把我和張春橋放在一切,我沒有蓄意迫害過他。”一番辯解後,他幾乎將全部責任都推到了張春橋一個人身上。
總而言之,只要和他本人有關聯的事情,他都在想辦法開脫,能大事化小就大事化小。然而,他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此前做過的事,犯下的罪過,實際上預審組早就一清二楚,姚文元這些所謂的辯解其實沒有任何說服力。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最高人民法院特殊法庭審理宣判,判處姚文元有期徒刑20年,至此,他一直在秦城監獄的牢籠中生活。有趣的是,服刑後,他始終表現的人畜無害,每天除了寫檢查反省之外,就是在讀書看報,看起來像是在極力和“四人幫”撇清關係。
可大家也都清楚,姚文元本就是隻狡猾的“老狐狸”,特殊時期,他壞事一件沒少幹,而且還是“筆桿子”,很多輿論都是他製造起來的。更奇葩的是,看到一些時政新聞後,他還會時不時地提意見,儘管他早就已經脫離了社會和實際,獄警也不會把他的話當回事。
至於自己的家事,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妻子和老母親之間的遺產糾紛問題,自打家中的老父親去世後,他的母親就和妻子鬧得不可開交。最終還是他趁着妻子前來探視的機會,極力規勸,讓妻子退一步,這纔沒有鬧得太難堪。
1996年1月,姚文元終於被刑滿釋放,脫下囚服的那一瞬間,他的內心無比輕鬆。不過,他也是個愛面子的人,雖然重獲自由,但在回鄉的路上,一直都低着頭,特意把帽子壓的很低,生怕別人認出來。
直到回到上海,看到髮妻之後,他才真正舒了一口氣,不過因爲身份的特殊,即使出獄他也在相關部門的監視下生活。
剛開始,姚文元覺得還好,至少重獲了自由,但過了兩年之後,他就有些不太適應,於是便厚着臉皮向中央提了兩個無理要求。
第一,他希望自己可以重新入黨;第二,希望組織允許他出一本回憶錄。
面對這兩個無厘頭的要求,組織實在覺得哭笑不得,之前他犯了那麼多的錯誤,是我黨發展史上的恥辱,顯然再次入黨是不可能的。不過,對於他的第二個要求,組織也不好一口回絕,便用四個字回覆了他,這四個字就是:可以考慮。
有趣的是,收到組織的回覆後,姚文元還真的當了真,只要有時間,就在家裡寫回憶錄,寫到最後竟然寫了42萬字!不過,這部讓他心心念唸的回憶錄直到他去世都沒能獲批出版,他也只能帶着這兩大遺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