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未限制出口商拋匯 沒有一天千萬美元的上限 希望分散結售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15日表示,國內進出口商在市場上結售和結匯是「自由」的,不受一天十支(1,000萬美元)限制。(路透)
臺北外匯市場近期新臺幣交易呈量縮價貶,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昨(15)日表示,國內進出口商在市場上結售和結匯是「自由」的,不受一天十支(1,000萬美元)限制,大部分出口業者一天拋匯大都在三支左右(300萬美元),只有少數拋匯量一天超過十支。
新臺幣昨日開盤匯價貶破29.3元,以29.32開盤,貶值2.4分;收盤價爲29.302元,貶值0.6分,成交量15.505億美元,新臺幣再寫7月以來新低收盤價。
對於業者拋匯,蔡烱民昨日強調,央行立場希望廠商能分散結售,一年有365天,不要只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匯市穩定。
蔡烱民指出,以臺積電爲例,每年營收逾千億美元,怎麼可能限制一天只能在外匯市場拋匯十支。
今年不少AI相關電子業出口成長,外匯收入增加,央行也會和他們溝通,瞭解實際需求。
對於市場「誤解」央行對出口商拋匯一天十支(1,000萬美元)的限制,蔡烱民強調,其實國內大部分出口商一天的拋匯三至五支就足夠因應實質需求,央行強調的是「分散」,不是限制。
新臺幣今年5月初曾出現單日升值逾1元的劇烈行情,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央行當時喊話穩定市場之外,亦主動聯繫出口商,希望結匯操作採取「分散拋匯」策略。
央行總裁楊金龍當時表示,新臺幣升勢若失控,將對整體出口造成衝擊,重申匯市失序「到此爲止」。近期市場對央行「一天十支」的拋匯限制說法,楊金龍認爲是「誤解」。
蔡烱民表示,央行希望出口商在結匯時不要集中單一時段。就像跨年晚會後的人潮疏散,若所有人都擠在同一個捷運站出口,必然壅塞。唯有分流,才能讓大家更快回家。
央行統計,昨日新臺幣貶值0.02%,人民幣貶值0.06%,日圓貶值0.24%,韓元升值0.18%,越南盾貶值0.08%,美元指數升值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