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阻升臺幣 限制出口商拋匯時間
臺幣兌美元匯率昨升值一點四五角,來到廿九點三九一元的逾三年新高價位;和去年底相比,臺幣已升值三點三九元。記者餘承翰/攝影
臺幣匯率昨再現強勁升勢,知情人士透露,中央銀行爲減緩臺幣匯率升值的速度,協助措手不及的中小企業爭取應變的空間,再出招限制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等大型出口商的拋匯動作,要求這些大廠必須在上午十時之後才準進場。
匯銀人士表示,央行對限制單日拋匯一千萬美元的執行也更嚴格,每家銀行對單一客戶單日拋匯額度從兩千五百萬美元一路降至一千萬美元,最新的作法是一千萬美元額度由多家銀行「共有」,一旦超限,銀行就要叫客戶買回來。
最能真實反映匯價的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價格,一年期的匯價已來到廿七點三五九元,一個月期報價爲廿九點○七七、三個月期報價爲廿八點六五九、半年期爲廿八點一六八,讓出口商看了心裡直發毛。
知情人士表示,央行下達新指令,要求上午十時之後大型廠商才能進場拋匯,雖然這個指令並非全面性,但已有愈來愈多廠商都已直接或透過銀行接到央行通知,這也是多年前央行要求大型廠商在下午三點半之後不能拋匯,再度發出新的「限時令」。
匯銀人士指出,央行先前要求把單日拋匯額度限額降至一千萬美元,也是針對大型廠商而來,中小企業的拋匯額度頂多幾百萬美元,對匯率影響不大。
至於這些大型廠商不只高科技業,還包括航運、空運、石化等產業,多半是叫得出名號的上市櫃公司。
針對央行祭出「限時令」,匯銀人士解讀,主要是央行顧忌若這些大廠在匯市一開盤就進場拋匯,臺幣升值力道恐會更強,尤其是開盤後的一個小時,引發的預期心理效果最強,因此要求大型廠商要進場拋匯就等十時之後,如此一來,央行若在尾盤要拉回臺幣匯率,也更有做價空間。至於哪些廠商被盯上?匯銀人士指出,主要是近期拋匯量名列前茅的大型企業集團。
此外,現在美臺正在進行關稅談判,若央行進場買匯阻升動作過大,恐將引起美國質疑央行干預匯市助長貿易不公平競爭,因此只能以這種對大型廠商勸說「共體時艱」的方式,讓臺幣匯率能緩升,而不是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