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提出“擇機調整”貨幣政策,短期降準降息緊迫性或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週四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重申貨幣政策取向“適度寬鬆”的同時,提出“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
分析師指出,和2024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相比,本次央行在貨幣政策的表述上更加審慎和靈活。一方面,用“增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取代了“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另一方面,新增了“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
從這些措辭變化來看,他們認爲,短期內降準降息的緊迫性有所減弱,貨幣寬鬆加碼或許要等待內外經濟形勢出現新的變化。同時,結合穩匯率的權重提升來看,人民幣匯率可能是相機抉擇的關鍵因素。
短期內貨幣寬鬆加碼緊迫性下降
華西證券表示,一方面,在宏觀政策推動下,去年四季度我國經濟數據明顯反彈,當前可能處於觀察期,年初以來的資金面收斂,可能也是“擇機調整”的一種體現。另一方面,美國對華關稅新政落地,後續是否會進一步擡升關稅,也需要時間來確認。因而,貨幣寬鬆加碼或許需要等待內外經濟形勢出現變化。
海通證券指出,2月通常是信貸投放的“小月”,同時,本月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5000億元,到期規模不大,央行也可以通過買斷式逆回購等方式靈活補充流動性,降準的必要性有所下降。另外,短期來看,降準及降息的實施都還需要和穩匯率進行權衡。當前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處於高位震盪態勢,人民幣匯率仍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接下來,預計央行會視經濟金融情況相機抉擇。
天風證券更是表示,結合央行更加重視匯率穩定來看,相機抉擇的關鍵參考可能就是人民幣匯率,因此,美聯儲的操作可能會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國內政策利率調整的重要影響因素。當前,美聯儲操作的不確定性也在提高:美國經濟的正循環並未被打破,經濟內生動能的韌性很強;但特朗普改革所帶來的混亂或將部分“對衝”當下美國利率限制性不足的狀態,“混亂引發降息”和“再通脹迫使加息”可能同時存在。
穩匯率訴求強烈
與三季度報告相比,本次報告對於匯率的表述更多且更爲堅決,釋放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強烈信號。
在三季度報告“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的基礎上,本次報告新增兩個堅決——“堅決對市場順週期行爲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爲進行處置”,並強調“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加強市場管理”。
海通證券指出,央行對匯率的最新表述顯示出其維護匯率穩定的決心。往後看,穩匯率依然是央行的重要政策目標。儘管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央行的匯率工具箱依然豐富且空間較大,預計人民幣匯率仍將保持基本穩定。
天風證券指出,自去年11月8日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發布以來,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從7.16逐漸升至7.3附近,今年1月初甚至一度達到7.33。在這個過程中,即期匯率與中間價的偏離度也在不斷拉大,反映了在匯率逐漸逼近7.3以後,央行穩匯率訴求的不斷加強。短期內,央行可能會把匯率穩定目標放在更加優先的順位上,其他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可能會階段性受到約束。
光大證券也表示,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主要的壓力在於穩匯率,以及理順穩匯率和調控利率的關係,下一階段利率能否向下突破仍需要關注外部風險。
對貿易關注度明顯提高
本次貨幣政策報告在“宏觀經濟分析”部分提到“值得關注的問題和趨勢”時,排序分別是全球經濟、貿易、通脹,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對此的排序分別是全球經濟、通脹、貿易。
光大證券認爲,“貿易”排序上升,意味着央行對於貿易的擔憂有所加深。唐納德·特朗普正式就職美國總統以來,對全球無差別大打“關稅戰”,但從已出臺的政策來看,實際落地的進度和力度弱於此前市場預期,也給予了國內風險資產一定的緩衝空間。後續來看,特朗普仍可能發起新的關稅衝突,下一個關注時點可能是4月初《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調查結果公佈之時。應對貿易衝突的長期化,我國政策需“以我爲主”,充分利用好國內的統一大市場優勢,促進“內循環”的活力,對衝外部風險。
申萬宏源證券表示,本次報告更加突出了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顯示出央行密切關注海外擾動。若外部環境對我國經濟擾動加大,央行或會採取更加積極的手段對衝負面影響。
對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有更強的訴求
四季度報告在提到實體融資利率時表示,持續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着重提高LPR報價質量,更真實反映貸款市場利率水平,督促金融機構堅持風險定價原則,理順貸款利率與債券收益率等市場利率的關係,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行。
和三季度報告相比,刪除了“發揮好政策利率和LPR下行的帶動作用,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取而代之的是“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行”。
天風證券表示,央行用“下行”取代“穩中有降”,體現其對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有了更強的訴求。短期內,在政策利率調整空間受到匯率約束,同時還需要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的矛盾中,留給央行的選擇可能並不多,要麼壓縮LPR報價的加點部分,要麼壓縮貸款利率與LPR之間的溢價。但無論哪種選擇,在銀行淨息差已經較低的情況下,都需要以存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調爲前提,這也就意味着,央行可能會加快推進三季度報告提出的銀行“反內卷”。
華西證券表示,相比三季度報告的“穩中有降”,此次提到“下降”,預計後續擇機下調LPR的可能性較高。
銀河證券認爲,雖然四季度報告新增“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但2025年貨幣政策取向轉向“適度寬鬆”仍是基本敘事,全年降息降準的空間仍在,節奏上要更多考慮中美利差、匯率等因素,全年可能累計調降政策利率(7天逆回購利率)30-40個基點,引導5年期LPR下行40-60個基點。全年可能累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00-150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