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劃定金融支持民營企業方向 這些信號不能錯過

財聯社2月20日訊(記者 高萍)今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黨委會議,強調紮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加大各類金融資源要素投入,着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央行明確了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的方向,強調要通過多種融資渠道和政策工具,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央行的舉措旨在提升民營企業的信心和競爭力,繼續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具體來看,會議要求,要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支持科技創新和促進消費。用好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對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持續推進,意味着金融活水將更加充沛地流入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這對於我們金融科技企業而言,是施展拳腳的廣闊舞臺。”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黨委書記兼會長、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婁飛鵬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爲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金融政策結合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採取了較多措施。從貨幣政策看,除了在總量上營造適宜的流動性環境,爲民營經濟主體提供流動性支持外,通過定向降準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經濟主體的支持,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中創設支小再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貸款減息支持工具、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激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

不過,“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婁飛鵬也指出,從金融方面看,民營企業仍然存在一定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部門需要繼續高度重視民營經濟主體金融服務需求,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今日央行召開的會議要求,落實落細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各項舉措。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強化民營企業債券風險分擔,支持民營企業發行科創債券、綠色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融資工具。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破解民營中小企業信用不足、信息不對稱等融資制約。

會議還要求,優化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產業鏈上民營企業便利融資。建立常態化銀企交流溝通機制,運用好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暢通服務鏈條,提升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

許澤瑋表示,會議着重強調落實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舉措,這無疑給民營經濟注入了強大動力。常態化銀企交流溝通機制的建立以及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運用,將進一步打破金融服務的壁壘,讓金融服務更加精準、快速地觸達民營中小微企業,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約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56%。在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看來,從總量而言,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已經不是突出問題。下一步,應繼續調整優化相關政策,創新方式和手段,使金融支持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更具有效性、精準性。

2月18日,金融監管總局黨委亦召開會議,強調要保持對民營企業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加大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爲重點民間投資項目搭建銀企精準對接平臺,充分發揮“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作用,落實好無還本續貸政策,加強科技賦能普惠金融,切實提高民營企業融資滿足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