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曝光維修刺客啄木鳥,涉事平臺獲雷軍、姚勁波多輪入股

DoNews3月15日消息,據藍鯨新聞報道,202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第三個行業亂象爲啄木鳥家電維修。

啄木鳥曾於2024年1月29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啄木鳥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前九個月,啄木鳥平臺的合計總交易額約爲17.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65.7%。2022年,平臺合計總交易額約14.6億元,較2021年增長47.5%。

2021年至2023年前9個月,啄木鳥營業收入分別爲4.01億元、5.95億元及7.35億元。各報告期毛利潤分別爲3.23億元、4.84億元、6.24億元,同期毛利率分別爲80.5%、81.4%、84.8%;各報告期淨利潤分別爲0.33億元、0.06億元及1.02億元。

2024年9月30日,啄木鳥維修國際有限公司又一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十年間,啄木鳥維修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雷軍和姚勁波拿着資金輪番加碼投資,上市前夕金牌櫥櫃等方以預付提供借款的方式換取C輪融資的“入場券”。

想要快速逐夢資本市場的啄木鳥維修依靠高抽成形成營收激增的繁榮景象,與此同時,支出大額銷售費用持續搶佔市場,也在事實上吞噬了利潤,試圖依靠日益攀升的客單價提高利潤也使啄木鳥維修成爲了“價格刺客”。

藍鯨記者注意到,成爲啄木鳥維修的維修師傅條件要求非常簡單,除了年齡18-50週歲以內身體健康的基本要求外,技能要求只需要會使用智能手機和具有電動車駕駛經驗即可進行申請。

低門檻要求下,啄木鳥維修平臺上平均月度活躍工程師由2021年的7092人增加至2022年的約1.15萬人,2023年1-9月,月活工程師增加至1.84萬人。而這一萬多人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1-9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分別爲啄木鳥維修完成了9.86億元、14.62億元和17.94億元的訂單。

整體上來看,報告期內,啄木鳥維修每單平均交易額分別爲231.8元、243.5元和254.4元,大約每年以5%的速度持續上漲。其中,家電維修服務每單交易額較低,2023年1-9月平均約爲228.6元,管道疏通等家居維修服務每單交易額則達到292.1元。

不過,維修師傅從中所能賺取的利潤並不多。報告期各期,啄木鳥維修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01億元、5.95億元和7.35億元,平臺從完成的服務訂單產生的收入佔總交易額的比例分別爲40.1%、40.3%及40.8%。

也就是說,啄木鳥維修要從中抽取超過40%作爲平臺服務費,遠超其他服務平臺的抽成比例,絕大部分服務平臺的抽成比例一般在20%以下。除此之外,維修師傅還需要向啄木鳥維修支付質保金。

截至2023年9月末,啄木鳥維修賬面存在工程師的質保金約1.05億元,佔流動負債的比例約爲33.44%。這筆錢比啄木鳥維修前三季度的淨利潤還高。按照啄木鳥維修1.84萬的月活維修工程師人數粗略計算,單人支付的質保金超過5000元。高抽成加質保金的存在給維修師傅們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離職人員表示存在平臺抽成高過維修人員收益、質保金難退還等投訴情況。

另外,平臺抽成的壓力反而成爲形成市場問題的“推手”,今年3·15湖北經視節目曾曝光啄木鳥維修多項問題,維修工程師爲了維持收入以及考覈目標,私自增加服務項目、提高報價,造成無病假修、小病大修、以次充好等問題。

央視報道後,藍鯨新聞記者發現,啄木鳥家電維修專區已下架,抖音賬號全部顯示私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