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爭取造船計劃 2032年運力衝百萬TEU、市佔3%

陽明海運業務長李明輝(左起)、財務長蘇育文、技術長鄭正雄、總經理白昆榮、董事長蔡豐明、策略長吳宜達、行政長邱增玉。圖/邱莉玲

陽明海運(2609)董事長蔡豐明透露,集團已擬定中長期造船計劃,將送董事會討論,目標是預計2032年總運力擴充至110萬~130萬TEU(20呎櫃),成長幅度達60%,將首度涵蓋2萬TEU大型貨櫃輪等,預計每年平均運力成長6%~7%,7年後全球市佔率從2.2%拉高至2.8%~3%。

背後隱含有策略目的三個,陽明不僅要鞏固目前全球運力10強航商地位、聯盟話語權,因應供應鏈改變向南移,還需要更多運力部署在貨量顯著成長的中南美、亞洲、中東印巴等航線搶市佔。

根據Alphaliner截至17日統計,陽明現有98艘船、總運力71.14萬TEU,全球排名第10大航商,在建船舶有8艘、合計運力10.15萬TEU。陽明表示,明年1.5萬TEU新造船開始交付,將優先部署在歐洲、地中海航線。

目前全球貨櫃輪總運力逾3,225萬TEU,排名前七強的航商運力都超過150萬TEU,船公司在疫情、紅海危機期間累積超額利潤,更有底氣砸錢瘋造船搶市佔。

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下,蔡豐明指出,陽明投資船隊優先思考的是全球競爭力、船隊汰舊換新、航線部署需求,不僅要跟同屬卓越聯盟( PA)的航商ONE、HMM一起成長,也要考慮全球最新環保法規、單位成本競爭力,陽明是目前聯盟船中唯一沒有2萬TEU以上大船的公司,在歐洲航線上單位成本恐居劣勢。

陽明透露,目前造船計劃涵蓋2,000TEU至2萬TEU多元船型,希望補強亞洲區間、歐洲東西向、中南美洲南北向等航線運力,拉高市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