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輕工起訴良品鋪子控股股東,股權糾紛涉案金額已漲超10億元

南方財經記者伍素文 實習生葉方旋 廣州報道

涉及廣州、武漢兩地國資的良品鋪子(603719.SH)“易主”爭議,迎來新進展。

日前,良品鋪子發佈關於控股股東涉及訴訟的進展公告。公告稱,2025 年7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廣州輕工與被告寧波漢意、第三人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糾紛一案。其近日根據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資料獲悉,廣州輕工向該法院提交了變更訴訟請求申請。

根據良品鋪子7月22日披露的關於控股股東涉及訴訟的公告,廣州輕工的訴求是寧波漢意繼續履行2025年5月簽訂的《協議書》、《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轉讓協議》,將持有的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的79,763,962股股份,按照每股12.42 元的價格轉讓給原告,並支付協議約定的違約金500萬元等,涉案金額爲9.96億元。

此次最新公告中,廣東輕工對寧波漢意的訴訟請求標的、涉案金額均有變動。除了要求其繼續履行9.91億元的股份交易總價款外,需支付遲延辦理股份過戶手續的違約金暫計3170萬元(違約金繼續計算至股份過戶手續辦理完畢之日止)。再加上其他費用,總涉案金額已超10.23億元。

廣州輕工方面此前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廣州輕工集團已就寧波漢意的惡意違約行爲,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及財產保全措施。鑑於良品鋪子爲上市公司,考慮其正常經營及廣大中小股東利益,廣州輕工集團目前仍保持克制。

南方財經記者聯繫良品鋪子相關負責人,對方回覆相關消息與進展以公司公告爲準。其最新公告也提示,“目前上述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本次訴訟最終結果尚無法判斷,可能導致寧波漢意與長江國貿的控制權轉讓事項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根據良品鋪子此前披露,7月17日,良品鋪子控股股東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寧波良品分別與長江國貿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寧波漢意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及一致行動人寧波良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向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合計 21% 的公司股份,交易總價約 10.46 億元。交易完成後,長江國貿將成爲良品鋪子的控股股東,武漢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此外,寧波漢意還擬向武漢網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網谷創新”)轉讓合計5.10%的公司股份,交易總價約2.5億元;同時,良品鋪子第二大控股股東達永有限公司也擬向長江國貿轉讓合計 8.99% 的公司股份,交易總價約4.4億元。

根據股權透視,長江國貿與網谷創新均爲武漢國資控制企業,前者由武漢市國資委實際控股,後者則隸屬武漢市東西湖區國資委。

不過,隨後幾天,良品鋪子陸續發佈的《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被凍結的公告》《關於控股股東涉及訴訟的公告》,讓這起股權變動驟生波瀾。

據悉,此前的5月,良品鋪子與廣州輕工就股份協議轉讓事宜展開磋商,並正式簽署《協議書》,約定廣州輕工擬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後,計劃受讓寧波漢意持有的良品鋪子部分股份,進而投資、控制良品鋪子。

如今,良品鋪子控股股東寧波漢意被指 “一股兩賣”,廣州輕工工貿集團已就股權糾紛對其提起訴訟。外界認爲,正是由於寧波漢意最終選擇將股權轉予武漢國資旗下的長江國貿,觸發了廣州輕工的維權行動。

良品鋪子創立於 2006 年,從武漢的一家小零食店起步,逐步發展成爲全國知名的零食連鎖品牌。2020 年 2 月,良品鋪子成功登陸 A 股市場,成爲 “高端零食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便突破百億元。

然而,上市後的良品鋪子並未一路高歌猛進。近年來,隨着零食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量販零食店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以低價、多品種的優勢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主打高端定位的良品鋪子面臨巨大壓力,業績持續下滑。

(數據來源:良品鋪子歷年財報)

財報數據顯示,良品鋪子的歸母淨利潤從2019年的約3.4億元震盪下滑,到2024年虧損約0.46億元;淨資產收益率(ROE)也從2019年的約27%下降到2024年的-2.08%。

具體來看,2023年和2024 年,該公司營收分別下滑了 14.76% 和 11.02%,同期歸母淨利潤更是連續兩年大跌,分別下跌了 46.26% 和 125.57%。

就在不久前,良品鋪子發佈了 2025 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最高虧損超過 1 億元;扣非淨利潤則預計虧損 1-1.3 億元。

業績的持續低迷,讓良品鋪子的股價也一蹶不振。

上市初期,其股價曾一度超過 80 元 / 股,市值最高超過 300 億元。截至8月18日收盤,良品鋪子報收13.50元,上漲2.51%,總市值約54億元,與巔峰時期相比大幅縮水。

在零食行業整體營收回暖、利潤增長的背景下,良品鋪子卻逆勢出現營收和利潤連續 “雙降”,明顯偏離行業主流趨勢。公司在財報中將業績低迷歸因於多方面:2025 年產品優化降價、低效門店淘汰影響銷售規模,線上流量成本上升擠壓利潤,以及利息收入、補助等減少;2024 年年報更明確指出,“降價不降質” 策略下的價格調整和產品結構優化是毛利率承壓的核心原因。

降價已成爲左右其業績的關鍵因素。2023 年末,良品鋪子對 300 款產品啓動 17 年來最大規模降價,初期曾顯成效,但好景不長,受消費者“價格錨點”下移後的需求彈性降低影響,也與量販零食渠道以性價比快速擴張有關,降價策略邊際效應遞減。

爲化解自身債務,今年 5 月寧波漢意與廣州輕工就股份協議轉讓事宜展開磋商,並正式簽署《協議書》,約定了廣州輕工擬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後,計劃受讓寧波漢意持有的良品鋪子部分股份,進而投資、控制良品鋪子。

5月28日,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並未與廣州輕工簽署相關股權交易協議,爲此,廣州輕工向寧波漢意發出《關於督促簽署交易協議的函》。截至目前,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仍未與廣州輕工正式簽署有關良品鋪子股份的交易協議,反而轉向了武漢國資。

近年來,在政策導向下,國資併購是近兩年資本市場的一大熱點,既可迅速獲取技術能力或強化產業整合,又可方便進行資本招商。

廣州國資在資本市場向來比較活躍。今年廣州發佈“廣州併購十條”“廣州國資併購九條”等政策,本地國企正搶抓併購重組窗口期延鏈補鏈強鏈。以廣州輕工爲例,今年以來收購江蘇紡織服裝上市公司泰慕士,旗下紅棉股份收購亞洲食品股權,加上此前與良品鋪子的接觸,也是動作頻頻。

廣州輕工是廣州市第一家工貿合一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形成以日用消費品爲主體,時尚文體和現代服務爲兩翼的業務板塊新發展格局。在食品產業領域,廣州輕工擁有鷹金錢、廣式菠蘿啤等老字號品牌,近年來聚焦食品飲料優質供給拓展消費新空間。其欲聯手良品鋪子,也是與自身業務拓展需求相契合。

另一方面,良品鋪子仍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已建立完備供應鏈體系與渠道網絡,市場人士認爲,無論是此前大降價還是如今擴展品類,良品鋪子都在順應市場趨勢積極自救,仍具想象空間。

那麼,在於交易價格和條件幾乎相同(均爲12.42 元 / 股)的前提下,寧波漢意爲何放棄與廣州輕工的既有約定轉而牽手武漢國資?

地域優勢是最顯然的原因。良品鋪子總部紮根武漢,湖北門店佔比超 30%,武漢國資在本地政府資源協調、華中商超渠道對接等方面有天然優勢。

作爲武漢金控旗下平臺,武漢長江國貿核心業務涵蓋供應鏈服務、倉儲物流,其擁有的華中最大冷鏈物流園區、國際直採能力,能助力良品鋪子構建 “一品一鏈一園” 生態,一定程度上匹配良品鋪子當下急需補強的供應鏈短板。

而上文提及到的武漢網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則爲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屬國資企業,從事資本市場服務。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曾發文提及,今年要做強龍頭招商,以良品鋪子等企業爲龍頭,打造食品大健康等專類產業園,推動產業“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顯然,武漢亦想留住這一食品巨頭。

良品鋪子在最新公告中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尚未確定開庭時間。寧波漢意除了正常應訴以外,正在積極採取行動與廣州輕工進行和解,爭取早日解決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