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荔灣聚龍灣將煥新升級 打造綠色低碳濱水樣板

廣州市荔灣區聚龍灣片區曾是清代“一口通商”時期的重要貿易區,記者從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未來,聚龍灣片區將以“生態築基、文商賦能、產城融合”爲核心,打造綠色低碳濱水樣板區。

據瞭解,聚龍灣片區依託6.06萬平方米的廣州港內四碼頭地塊實施城市更新,其中1719平方米的日清倉文物保護區通過座標比對精準劃定,確保歷史建築原址保護與生態修復同步推進,片區規劃增設10%的綠色低碳功能空間,重點打造30米寬河涌生態廊道,與珠江沿岸沙涌碧道(876.4米)形成“江-涌-園”立體生態網絡,提升區域碳匯能力。

此外,片區新增聚龍灣隧道(全長6公里,雙向四車道),與地鐵25號線共線,疏通區域交通瓶頸,地上地下聯動開發三維慢行系統,無縫銜接濱江商業區與地鐵11號線大沖口站,輻射約50萬沿線居民,提升可達性與綠色出行比例。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文化、藝術、生態與商業有機融合,聚龍灣片區將實現產業集聚與價值提升、生態效益量化落地、社會效益充分發揮。聚龍灣首發中心(3.6萬平方米)封頂後啓動全球招商,片區與1.5公里外的萬象城形成互補,拉動白鵝潭商圈能級躍升,預計2025年片區GDP貢獻率提升至荔灣區總量的15%。

下一步,聚龍灣片區還將創建零碳樣板區,打造全域文旅IP,共建社區長效機制。片區計劃2026年前建成30%濱水光伏設施,年發電量達300萬千瓦時;配套建設海綿城市設施,實現90%地表徑流控制率,珠江產投擬聯合高校設立“雙碳”研究院,開展建築節能技術攻關。

採寫:新快報記者 毛毛雨 通訊員 穗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