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忌諱「鬼月動手術!」 醫示警1事纔可怕

▲呂謹亨強調,科學研究明確顯示,鬼月本身不會增加手術風險。(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文/CTWANT

今年「鬼門開」的時間是8月23日晚間11時,許多人認爲鬼月容易使不潔的邪祟入侵,因此忌諱在此時開刀。對此,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就澄清,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農曆月份與手術成敗有直接關聯,「鬼月不可怕,延誤纔可怕!」

呂謹亨在臉書粉專分享,上月有一名攝護腺癌的患者,需要進行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一般來說會建議至少等切片後6至8周,待發炎狀況改善再開刀,但對方有點忌諱在鬼月動刀,想趕在鬼門開前,因此一度直接取消手術。

呂謹亨說到,該患者也擔心腫瘤會更嚴重甚至擴散,於是臨時決定要接受手術,所幸醫院刀量比平常少,能夠臨時加進去,「今天早上去病房查房,患者恢復良好,他也很慶幸還好決定要開,安心了不少!」

針對「鬼月能不能開刀」的問題,呂謹亨指出,傳統上認爲鬼月「諸事不宜」,包括搬家、結婚、開刀動手術等等,恐怕會增加意外或手術風險,但從醫學科學角度來看,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農曆月份與手術成敗有直接關聯。

呂謹亨提到,臺灣大型醫學研究表明,心臟手術與癌症手術在鬼月與非鬼月的死亡率並無顯著差異;國際研究顯示,「月相、星座、星期五13號」這類迷信因素,均未影響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或急診手術頻率;雖然醫學證據顯示「鬼月不影響手術安全性」,但心理因素不可忽視,若病人或家屬因迷信而焦慮,可能導致延誤手術,甚至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鬼月不可怕,延誤纔可怕!」呂謹亨也提醒,緊急手術不宜延誤,否則可能直接危及生命,而選擇性手術可依病情彈性安排,若病情允許,患者與醫師可共同討論時間,兼顧醫療需求與家族信仰,「鬼月本身不會增加手術風險,真正影響手術成敗的,是醫師的經驗、醫療資源、患者身體狀況,以及是否在最佳時機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早產女嬰「小平安」轉院數萬人聲援 母曝取名故事:她再回來找我▸ 北市再傳兒虐!童作夢哭喊「老師不要打我」 家長調監視器竟遭退費、退學▸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