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爆倖存者「可能罹PTSD」 重症醫:83%患者遇1事會恐慌

臺中新光三越13日疑似發生氣爆,醫師表示倖存者逾半恐罹患複雜性PTSD,83%倖存者會對瓦斯氣味產生恐慌反應。(圖/翻攝畫面)

臺中新光三越百貨昨(13)日上午11點半左右疑似發生氣爆,至14日上午8時已造成4死、逾30人輕重傷。醫師黃軒表示,曾有研究人員針對全球327起氣爆事故分析,結果發現複雜性PTSD發生率達到54%,83%患者會有對瓦斯氣味產生恐慌的反應,直言氣爆傷害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從急性期的直接傷害到潛伏多年的變化,倖存者須長期監測追蹤。

黃軒昨日在臉書粉絲團表示,有研究針對327起工業氣爆事故分析,發現氣爆意外發生時,當下的高溫、衝擊波、建築物倒塌等首先會影響人員傷亡,導致嚴重燒傷、骨折或死亡,主要是受到複合性燒傷與爆震傷兩種傷害。

黃軒指出,若時間拉到中期(3至7天后),吸入苯系化學物會開始出現瀰漫性肺泡損傷,未來肺部有纖維化風險,而若是丙烯爆炸事故,相關代謝物會與腎小管細胞結合,3年內慢性腎病風險會增加4.8倍。

至於把時間拉到長期檢視(出院後),在氣爆中倖存的患者有67%會出現小氣道功能障礙,蜂窩肺特徵平均會提早11.3年出現;認知功能衰退的速度比正常人快2.4倍;複雜性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羣)發生率達到54%,83%患者會對瓦斯氣味產生恐慌反應,也有67%患者會出現「火光閃回」的現象(見到火光瞬間彷彿重回爆炸現場,引起患者恐慌);患者比同年齡者更會提早老化8.7歲,導致心血管事件風險攀升。

黃軒說,氣爆傷害是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從急性期的多重器官打擊大量的傷害,到潛伏多年的身體外表的變化,倖存者只能長期健康監測追蹤,期盼可以從災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