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灘水電公司:“光伏+靈芝”奏響生態富民新樂章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靈芝長勢喜人。成曉婧攝

在廣西大化縣層巒疊嶂的羣山中,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沐浴着陽光。板下,錯落分佈着一個個被黑色帷帳圈起的區域;掀開帷帳,飽滿的靈芝菌蓋正在暗處悄然舒展——這是大唐巖灘水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巖灘水電公司)與當地探索出的“光伏+靈芝”立體種植模式。

巧借“天光”:科技賦能種出“仙草”

“光伏板能遮擋70%的陽光,剛好給靈芝撐起遮陽傘。”大唐集團派駐大化縣掛職副局長王琦道出其中妙處。去年夏天,中國農業大學專家攜帶土壤檢測儀翻山越嶺,歷經三個月監測光照、溼度和土壤酸鹼度,比對十多種作物後,最終鎖定喜陰的靈芝。

廣西熱帶作物研究所農藝師劉欣蹲在20畝試點田裡,指導村民給菌棒噴水時介紹:“這裡的散射光條件與晝夜溫差,比人工大棚更適合靈芝生長。而且我們選用當地松木屑和玉米芯爲原料製作培養基,不僅成本降低三成,還能循環利用。”今年3月,大唐集團巖灘水電公司220萬元的鄉村振興幫扶資金到位後,首批菌棒被埋進光伏板下的土地,如今已冒出紅褐色的菌蓋,長勢喜人。

生態賬本:荒坡變身“金山”的價值重構

“該項目後續可爲當地創造25個就業崗位:光伏基地吸納5名村民務工,每人月收入約3000元;即將投產的靈芝加工廠還將新增20個崗位。”管護員黃大姐擦着汗說:“每天澆水、查雜菌,每月能掙3000元,比從前種玉米高多了。”

項目負責人測算,試種成功後,每年可產出靈芝約6.3噸。經加工製成靈芝茶或中藥成品後,能在光伏產業基礎上再實現年增收70萬元,且一次種植可連續收穫五年。

夕陽西下,光伏板反射着金光。黃大姐小心翼翼地給靈芝蓋上遮陽網,望着連綿的光伏陣列,眼中閃着希望的光芒:“活了大半輩子,沒想過石頭地裡能長出這金貴東西。現在光伏板下種靈芝,技術員手把手教我們管理,家門口就能掙錢!”

從清潔電力輸出到板下經濟增收,巖灘水電公司在紅旗光伏發電項目打造的“發電+種植+就業”立體收益模式,正讓“綠水青山”加快轉化爲“金山銀山”,爲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成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