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思倩大調隱形重倉股,明確Deepseek奇襲下,科技成長將成爲全年主線

財聯社3月30日訊(記者 封其娟)從相對單一的新能源賽道向科技生態延伸後,閆思倩在管產品今年來業績表現均在同類產品中居前,市場頗爲關注。據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報,去年下半年,閆思倩大調旗下產品隱形重倉股。

其中,鵬華創新未來(LOF)、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均有9只隱形重倉股更替,鵬華新能源汽車主題、鵬華碳中和主題各有7只、5只隱形重倉股更替。截至去年年末,鳴志電器同時新進鵬華新能源汽車主題、鵬華碳中和主題隱形重倉股行列;震裕科技新進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鵬華碳中和主題隱形重倉股行列。據公開資料,鳴志電器旗下混合式步進電機全球市佔率超10%,位列全球第四,打破了日企壟斷。

據Choice統計 ,鵬華碳中和主題A、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A、鵬華科技驅動發起式A、鵬華新能源汽車A、鵬華創新未來LOF年內收益率分別爲65.16%、31.02%、21.86%、21.52%、7.47%,在8322只同類產品中,依次排在第1名、38名、120名、137名、1673名。

2025年,閆思倩對宏觀經濟觸底修復保持樂觀,財政與流動性充裕,證券市場預計總體表現較好。尤其是 Deepseek的奇襲,加速了國內AI的發展,對科技創新的信心越來越強。她預計2025年大盤機會整體較好,順週期和消費股表現需要宏觀經濟和政策支持,結構性機會爲主。科技成長將成爲全年主線,組合將重點把握更多科技成長行業及個股α機會。

在閆思倩看來,新能源爲代表的製造業,主產業鏈經歷過供給側出清,需求仍持續增長,股價和基本面都在歷史底部,具備長期機會,可以長期選股。新能源相關製造業涉及成長方向較多,包括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AI 能源相關等。

她認爲,具備下面幾個方面優勢的個股,未來投資機會更加顯著:一是需求持續超越行業增速的景氣機會。以鋰電池爲代表,鋰電需求展望終局至少還有5倍增長空間。鋰電需求從消費電子、汽車動力電池擴展到了儲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終端AI等多領域;二是供給側改革產能出清的機會。光伏供需比接近200%、亟需類似水泥鋼鐵的供給側改革;三是出口鏈機會。貿易摩擦利空落地之後,出海業務盈利仍好於國內,龍頭在東南亞、歐美等全球市場的佔有率仍有提升機會;四是技術升級,或新興產業機會。尤其是從0到1的新興產業空間巨大,隨着產業落地,從0到1到從1到N階段,可以具備幾倍成長空間。例如人形機器人和無人駕駛。隨着這兩年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從0到1的階段剛剛開始,量產元年有望出現在2025年。

AI 應用百花齊放

鵬華創新未來(LOF)隱形重倉股依次爲:海光信息、生益電子、源傑科技、博創科技、國盾量子、金山辦公、熱景生物、華豐科技、鳴志電器、焦點科技。較中報數據,僅鳴志電器未變,其餘9只個股均已更替。

具體來看,海光信息、生益電子、源傑科技、博創科技、國盾量子、金山辦公、熱景生物、華豐科技、焦點科技新進隱形重倉股行列,羅博特科、五洲新春、拓普集團、貝斯特、浙海德曼、步科股份、勝宏科技、滬電股份、柯力傳感已退出。

該產品主要投資於AI算力、計算機軟件、自主可控、芯片、蘋果產業鏈、端側AI、AI應用等機會。回顧本輪牛市的核心主線之一是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科技10年一個週期,當前正處AI科技週期之中,全球AI科技共振,AI 時代已經開啓。AI 當前仍處於產業發展從 1 到 N 的前期階段,AI 應用剛剛開始爆發,是當前國內科技創新的高景氣方向。預計2025年大模型將繼續沿着多模態加速迭代,複雜問題推理能力大幅提升,AI 應用百花齊放。AI 在辦公、教育、電商、廣告、工業等領域將繼續賦能,硬件端的PC、眼鏡、耳機、手機、玩具、機器人等也在AI化。應用開花,智能算力,雲基礎設施等AI基建需求也將繼續爆發。

未來鋰電需求至少還有5倍增長空間

鵬華新能源汽車主題隱形重倉股依次爲:中礦資源、經緯恆潤-W、璞泰來、綠的諧波、中大力德、天華新能、永興材料、天齊鋰業、科達利、鳴志電器。較中報數據,璞泰來、綠的諧波、中大力德未變,其餘7只個股均已更替。中礦資源、經緯恆潤-W、天華新能、永興材料、天齊鋰業、科達利、鳴志電器新進其中,浙海德曼、柯力傳感、禾川科技、豐立智能、兆威機電、賽力斯、湖南裕能已退出。

該產品主要投資於新能源鋰電、汽車及零部件等行業。閆思倩看好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在行業變遷和競爭以及全球化過程中,新的技術與新的產品、新業務佈局頻出,不斷帶來新的成長點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同時,她也看好鋰電需求持續超越行業增速的景氣機會,隨着需求向多行業延展,未來鋰電需求展望終局至少還有5倍增長空間。鋰電需求從消費電子、汽車動力電池擴展到了儲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終端AI等多領域。

新能源上游價格接近歷史底部位置

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隱形重倉股依次爲:震裕科技、海力風電、上汽集團、弘元綠能、天合光能、步科股份、比亞迪、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富臨精工。較中報數據,僅步科股份未變,其餘9只個股均已更替。

具體來看,貝斯特、中大力德、國網信通、浙海德曼、盛弘股份、拓普集團、兆威機電、山推股份、禾川科技退出,震裕科技、海力風電、上汽集團、弘元綠能、天合光能、比亞迪、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富臨精工新進其中。

滬深港新興成長主要投資於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電力設備等行業。在細分方向上,該產品過去3年更多投資於新能源的儲能、光伏逆變器、華爲智能汽車、機器人等細分方向,隨着新能源主產業鏈供給側逐步出清,後續配置機會增加。

過去3年新能源主產業鏈經歷了貿易摩擦、產能過剩、行業價格戰等壓力,當前基本面處於見底修復前期,股價超跌,估值處於歷史低位。隨着行業產能過剩的改善,貿易衝突政策落地,行業接近底部。上游價格已經接近歷史底部位置,基本面有望迎來改善。

2025年碳中和仍是全球發展趨勢

鵬華碳中和主題隱形重倉股依次爲:鳴志電器、安培龍、震裕科技、福萊新材、金沃股份、綠的諧波、中大力德、柯力傳感、漢威科技、華依科技。較中報數據,一半隱形重倉股變更,豐立智能、肇民科技、浙海德曼、禾川科技、運達股份退出,鳴志電器、震裕科技、金沃股份、漢威科技、華依科技新進其中。

該產品投資於綠色環保產業,電動車相關產業鏈,以及智能製造。整個新能源與製造業都在向低碳,技術升級,科技創新的方向發展,2025年閆思倩將繼續尋找新能源、電動車、碳中和相關產業鏈投資機會。

她預計,2025年碳中和仍是全球發展趨勢,能效提升,智能升級,製造業 升級,低碳環保等,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整體大盤機會較好,宏觀經濟基本面需要更多的經濟政策支持,科技成長仍是長期景氣賽道,該組合將重點把握更多成長行業及個股α機會。

AI是當前國內科技創新的高景氣方向

鵬華科技驅動混合發起式成立於2024年8月,並無中報發佈。據年報披露,該產品隱形重倉股依次爲熱景生物、沃爾核材、沃爾德、海光信息、源傑科技、五洲新春、浪潮信息、大業股份、華工科技、焦點科技。

該產品主要投資於AI算力、計算機軟件、自主可控、芯片、蘋果產業鏈、端側 AI、AI 應用等機會。回顧本輪牛市的核心主線之一是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閆思倩認爲,在產業週期,景氣賽道還存在,接下來的景氣賽道,更容易出現在以新質生產力爲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即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形機器人、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人工智能AI當前仍處於產業發展從1到N前期階段,是當前國內科技創新的高景氣方向。

視頻生成、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和空間智能等AI技術持續突破,AI 應用將加速落地。OpenAI 預計,未來 50%的人類工作任務場景將被 ChatGPT 影響。未來AI在辦公、教育、電商、廣告等領域將繼續賦能,端側 PC、眼鏡、耳機、手機、玩具、機器人 等硬件加速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