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恐陷「4大感染風險」 羅一鈞:「類鼻疽」去年奪24命
▲丹娜絲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丹娜絲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可能導致多地出現積水或淹水情況,民衆易因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而導致感染「登革熱、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腸道傳染病」等風險。疾管署表示,颱風過後一個月內都是類鼻疽的危險期,去年全年累計本土類鼻疽119例,其中24例死亡,均創歷年紀錄,並以高雄市、臺南市、臺中市最多。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風災後一週爲登革熱防治關鍵期,降雨後易造成環境中產生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民衆要主動落實「巡、倒、清、刷」,將積水倒掉並澈底清除,若有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大型廢棄容器,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去除蟲卵後,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以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及感染登革熱風險。
去年強臺凱米襲臺後1個月共計69例類鼻疽案例確診,其中13例死亡,去年全年累計本土類鼻疽119例,其中24例死亡,均創歷年紀錄,並以高雄市、臺南市、臺中市最多。
羅一鈞提醒,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腹瀉、噁心嘔吐、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活動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及通報。此外,南高屏民衆需特別注意「二溝」,包括屋檐排水槽(俗稱天溝)、屋後防火巷水溝(俗稱屋後溝),容易成爲埃及斑蚊孳生死角,雨後須特別檢查,有積水須立即清除或投藥。
另外,清理家園勿赤腳或穿拖鞋,避免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及破傷風。羅一鈞表示,清理家園時務必穿着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破傷風等傳染病。
而風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擦拭,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