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溢流釀災 陳駿季曾說「沒立即潰堤危險 挖溢洪道風險高」

農業部長陳駿季。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現已釀14人死亡。農業部長陳駿季曾在8月13日黨團協商說,經評估他們認爲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且針對工程措施,陳坦言,因爲土質鬆軟,很多專家認爲開挖溢洪道風險較高,但他們還是會努力做,只是可能沒有辦法在一年馬上清掉。

據813立院黨團協商會議紀錄,針對馬太鞍堰塞湖,國民黨團提案請行政院督導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農業部、經濟部及花蓮縣政府,研提減災、監測、疏散和工程方案。其中工程措施包含,評估開挖溢洪道、修築堤防、固牀工等,降低潰壩風險,保護下游地區。

陳駿季當時迴應,農業部一定會努力處理,並指這個堰塞湖來源已久,大概在民國90幾年就開始形成,由於壩底本身大概有 1.7 公里長,經評估,他們認爲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但爲了下游居民,他們願意努力去做。

不過陳也表示,針對馬太鞍堰塞湖工程,很多專家在討論過程中提到開挖溢洪道,現在做風險較高,因爲土質鬆軟 ,但他們還是會努力去做,也尊重此一附帶決議,只是可能沒有辦法在一年馬上清掉,畢竟還需要專業的工程評估。

身爲主席的立法院長韓國瑜則說,農業部態度非常清楚,他們願意全力去推動;最終各黨團無意義通過附帶決議。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等人,曾在8月13日透過立院黨團協商,請研提馬太鞍堰塞湖減災、監測、疏散和工程方案。陳駿季當時迴應,經評估,他們認爲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但爲了下游居民,他們願意努力去做。 圖/擷自立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