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洪災最新統計18死6失聯125傷 總損失3億3609萬花蓮縣佔99%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下午舉行第23次工作會報。記者黃子騰/翻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進入第8天,截至今天下午5時已釀18死6失聯125傷。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出,堰塞湖溢流事件已進入災後復原與清理階段。堰塞湖體水位雖持續下降且流量穩定,但考量下游土砂淤積嚴重及淹水風險,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下午舉行第23次工作會報,經無人機空拍顯示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湖水量體無大變化,水流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蓄水量減少爲595萬噸,但由於下游河道清疏尚未完成,光復鄉淹水風險高,故維持紅色警戒。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出,當前核心任務包括動員大量人力機具進行環境清淤與廢棄物處理、修復受損的維生管線與交通設施、爲災民提供收容安置及醫療防疫支援,並針對鉅額的農業損失啓動全面的現金救助與復耕輔導計劃,以在中秋節前完成家戶清淤爲短期目標,並規劃了中長期的基礎設施重建藍圖。
農業部統計,樺加沙颱風及堰塞湖溢流截至9月27日總損失約3億3609萬元,其中花蓮縣損失佔99%,包含農產損失1758萬元,以二期水稻、西瓜、大豆爲主。民間設施損失3億1728萬元,主因是農田埋沒395公頃。農業部已公告花蓮縣全品項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光復鄉受災嚴重的14個地段採免勘查,受理時間延長至20個工作日。果樹遭土石埋沒廢園者,每公頃補助15萬元;重新種植者再依品項補助種苗費最高5萬元。農機具最高補助8成、農業資材室修繕/重建、溫網室重建、冷鏈設施等皆提供專案補助。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在馬太鞍溪下游河道清疏完成前,考量光復鄉淹水風險較高,若集水區有明顯降雨、河道水位異常及發生地震時,將以防空警報系統比照海嘯警報程序發佈堰塞湖警報。(本報資料照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