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災情釀釀成18死、6失聯、125傷 維持紅色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30)日下午舉行第23次工作會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30)日下午舉行第23次工作會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30)日下午舉行第23次工作會報,由副指揮官交通部主秘沈慧虹主持,至下午3時止,已釀成18死、6失聯、125傷;一般性災情842件,尚有455件處理中。

農業部報告指出,今(30)日上午7時40分無人機空拍顯示,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湖水量體無大變化,且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考量下游土砂淤積嚴重,仍需積極導流及防堵,維持紅色警戒。

此外,湖區的水位高程較29日下降爲1020.5公尺、面積減少爲12.8公頃、蓄水量減少爲595萬噸,原來量體的6.5%。潰決後至今水位高程已下降118.5m,蓄水量持續減少。今上午11時30分再次執行無人機空拍,經比對並無明顯變化。

截至下午3時止,實際開設收容處所於花蓮縣光復鄉,共開設2處收容處所,收容229人。

關於臺9線馬太鞍溪橋沖毀事件的替代路線,交通部報告指出,替代道路由臺11線轉檯11甲線或臺30線接臺9線,另因193線壅塞,縣府已進行管制,依花蓮縣政府公告管制措施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