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子計劃爆爭議 國科會喊卡

臺師大女足抽血案震驚社會,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右)、朱俊彰(左)16日召開記者會,表達教育部對臺師大校方事發後處置作爲的不滿與憤怒,並會組成專案小組,與國科會跨部會合作就其他可能爭議事項進行全面調查與審議,維護學生的權益。(黃世麒攝)

臺師大遭爆強迫女足球員抽血爭議,屬於國科會「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臺」其中1項子計劃,計劃主持人爲臺師大教授陳忠慶,爭議當事人教練周臺英則是委託招募的協同人員。國科會說明,該計劃已執行2年,補助經費共計520萬元,第3年計劃已停止執行。

據瞭解,本次引發爭議的計劃源自於國科會2018年啓動的「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劃」,盼透過運動科學跨領域研究,提升運動競技表現,而女足項目共有4個子計劃,除陳忠慶,還有長庚醫師林瀛洲、中央大學副校長阮啓弘、教授葉士青共同執行,爲期3年總經費2693.5萬元。

臺師大計劃主持人陳忠慶專長爲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等,發表過多篇論文及擔任多項計劃主持人,甚至曾獲國科會的大型計劃補助,如今卻傳出疑似違反研究倫理爭議。林瀛洲則是運動醫學名醫,常參與中華隊的重大國際賽事,深受不少運動員信任。

針對抽血用途,國科會解釋,是爲分析人體各項指標,用於評估訓練成效,至於爲何需要「每天抽3次,持續14天」,國科會則表示,基於學術自由,血液抽取安排及規畫需待臺師大內部調查完畢後始能釐清,但若有違反人體研究倫理,也必予以究責。

中央大學回應,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子計劃參與內容僅限於非侵入性檢測,如透過平板裝置及智慧型手錶進行心率、脈搏等認知與生理數據之量測,研究過程皆符合並遵守人體試驗委員會的規範下進行。不過校方疑似爲避風頭,將原本刊登於官網的相關計劃網頁悄然下架。

林口長庚醫院則聲明,林瀛洲醫師參與的子計劃,研究過程皆符合並遵守人體試驗委員會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