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逢甲大學通過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劃145件 全國第六、綜合私校第一

▲逢甲大學資工系陳思雅、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學程王富貴、企管系楊詒鈞與業界好手組成團隊參與「雲涌智生:臺灣生成式AI應用黑客鬆競賽」榮獲創意交流組-中華電信組別企業首獎。

圖、文/逢甲大學提供

在國科會公佈的114學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劃」名單中,逢甲大學共有145件計劃獲得補助,在全國大專校院中名列第六,綜合私校第一,展現厚實的學研能量與育才成果。

根據統計,錄取計劃數前六名分別爲國立臺灣大學(270件)、中國醫藥大學(173件)、國立成功大學(163件)、國立中興大學(155件)、國立清華大學(151件),逢甲大學則以145件榮登第六,不僅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更領先多所頂尖國立大學。

此次逢甲大學共計提交284件申請,錄取率超過51%,不僅數量突出,更反映出學生研究動能與師生長期深耕的成果。計劃主題涵蓋工程與科技應用、環境與永續發展、工程與科技應用、生醫與健康科技、智慧城市與永續建築、環境與永續發展等多元領域,充分展現跨域整合與問題導向學習(PBL)教學理念的實踐成果。

例如,資訊工程學系呂紹銘提出「基於深度強化學習的雙足機器人步態控制:利用NVIDIA Omniverse比較DDPG與SAC演算法」,利用模擬環境訓練雙足機器人,提升步態穩定性並降低跌倒風險;企業管理學系王富貴則以「AI發展驅動的資訊教育轉型:人工智慧與資訊領域課程內容發展與產業人才需求之探討」爲題,延續113學年度成果,深入分析AI課程設計與人才需求的落差,提供實證建議,促進產學接軌。

逢甲大學將持續透過制度化的研究輔導機制與資源投入,進一步擴大學生參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深化「大魚帶小魚」的教學精神,鼓勵教師帶領學生一同投入研究實作,讓學生在與師長攜手探索的過程中累積寶貴經驗,進而爲學術與產業界培養具備問題解決能力與創新實踐力的新世代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