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行業大變天?死磕競價排名不如學學操縱AI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章馳
年銷20億的武漢百度總代理倒閉了,曾經搜索年代搞競價排名賣廣告躺着都能賺錢,現在AI工具的興起直接重新定義廣告變現邏輯,再也不是死磕那點搜索流量了。越來越多人跳過搜索引擎,張嘴就問AI。所以,趕緊看看別人是怎麼操縱AI的吧。
第三方服務公司做AI搜索來源的優化,這套商業手法叫GEO!說白了,就是給AI大模型“喂信息”。具體分三步:首先,摸透AI脾氣,它喜歡“有深度、帶數據、來源權威”的內容,如果你要說“產品好”,就說“經機構檢測”;第二,找對投放渠道,AI平時愛搜哪些,比如行業權威網站、新聞機構來源,就把內容發到這些地方;第三,定向投喂,主動把做好的內容鏈接,通過技術手段提交到AI模型的訓練庫或者信息抓取通道里,相當於“告訴”它“這裡有好東西”。
今年的趨勢就是品牌商把一部分預算費用花到AI身上。不過國內AI平臺都很謹慎,目前都沒有做商業變現。只有第三方GEO服務公司,幫商家做AI搜索內容的優化。
今年國內GEO市場規模是21億元,還不到傳統SEO的十分之一,但專家預測2027年能飆到242億,直接超過SEO的市場規模。未來三年,搶佔AI流量的企業絕對都會跑步進場。我們主要關注三方面:產品是不是具備足夠商業價值;廣告投放效果的量化、監測工具會不會快速到位;新領域的市場規則,能不能及時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