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中心赴美 尹啓銘:矽盾不保

川普和魏哲家握手。(美聯社)

臺積電全球佈局(含未興建)

臺積電4日宣佈將在美國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約3.3兆臺幣,各界擔心臺灣的先進製程等優勢恐將消失,科技產業專家指出,這次臺積電擴大赴美投資重點在於設立研發中心,但目前尚未說明是前段製程的研發,還是後段先進封裝的研發,如是前者,未來1.4、1.6奈米,乃至更先進製程,就不一定要在臺灣做,衝擊就相當大,「臺灣矽盾就要失去防護力」!

前經濟部長尹啓銘表示,這件事對臺積電有三項不利影響,首先是排擠在臺建廠資金,導致第二產能減少,最後是盈餘利潤縮減。再來從臺灣角度看,形成國家安全、經濟安全雙重損失。

尹啓銘指出,因爲研發中心目的是最新制程,現在到美國去,以後最先進就不是在臺灣,而是在美國。以前12吋晶圓要到臺積南京廠生產,民進黨呼天搶地抗議,現在最先進都要過去,民進黨怎麼就不講話。

他表示,很多人肯定這是全球佈局,可是去全球不是要把最先進、核心製程移到國外,「地緣政治衝突下,臺灣最倚賴的就是晶片,現在都拱手讓人,我們手上還剩什麼?」

科技產業專家還指第二件事要擔心的是,臺灣的封裝產能會不會大量跑到美國去。雖然臺積電宣佈要蓋2座COWOS先進封裝廠,但如果不足6座晶圓廠所需,勢必還是有後端封測廠跟着過去,等於產業鏈外移。

不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𫓹則表示,對臺積電以及美國是雙贏的談判,美國清楚自己的需求,臺積電則是在美國需求以及商業利益中爲股東創造最大利益。

美國要求臺積電增加先進封裝廠,目的去爲了增加AI晶片在美國製造的佔比,顯示AI對於國安以及商業發展的重要性,郭明𫓹認爲臺積電新一輪的投資及大限度地降低地緣政治、關稅以及反壟斷的風險,對臺積電來說,此筆投資是短空長多,市場的需求以及先進製程的領先最重要。

臺積電則表示,擴大美國投資,主要是因應客戶需求,以達到生產製造經濟規模,目前在臺投資計劃不變,對日本、德國投資計劃也會持續進行,並強調公司的股利政策不變,未來將繼續致力於年度和季度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且穩定成長的每股現金股利。

臺積電並預期這項擴大投資爲AI和其他前瞻應用,創造數千億美元的半導體價值,未來10年內,還將爲亞利桑那州及美國各地,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間接經濟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