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重磅發佈文化產業“政策包”

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艾修煜 龔衛鋒 陳旭澤

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當天,廣東省新聞辦在深圳舉行廣東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新聞發佈會,針對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遊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板塊,分類制定六大文件、共87條政策舉措,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包”七大創新,凸顯廣東誠意

廣東是全國文化產業第一大省。2024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2.5萬億元,約佔全國1/6;文化領域新質生產力日益壯大,文化新業態營業收入9150億元,增長10.5%;在數字創意、動漫遊戲、網絡視聽、數字文化製造等領域形成較強競爭優勢。

如何助力廣東文化產業再上一層樓?3月以來,廣東針對全省文化產業進行深入調研,爲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遊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六大板塊“量身定做”政策包,從政策上爲文化企業、人才提供全方位的鼓勵和保障。

六大“政策包”各有亮點,體現出七方面的政策創新。一是突出扶持精品生產,抓住創作生產、精品獎補“兩頭”,分門別類支持原創精品;二是突出全產業鏈扶持,如動漫影視政策覆蓋扶持原創IP孵化、劇本創作、前沿技術應用、發行放映、衍生品開發等各個環節;三是突出大灣區協同聯動,如演藝政策明確促進粵港澳三地演藝資源互通、演藝活動巡迴落地;四是突出鼓勵前沿技術應用,如網絡視聽政策提出探索機器人技術在表演藝術、舞臺道具、幕後製作等應用場景的創新;五是突出支持文化出海,如演藝政策鼓勵粵產演藝精品海外巡演;網絡遊戲政策鼓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文化、現代流行文化等優質內容融入遊戲創作;六是突出人才引進培養,如電子競技政策吸引國際國內賽事冠軍選手、知名俱樂部管理人員、頂級賽事運營人員等高端人才到廣東發展;七是突出營造良好環境、強化服務保障。

“政策包”直擊痛點,助力產業躍升

六大“政策包”乾貨滿滿,切中了不少廣東文化產業發展的痛點。

影視方面,廣東一直是全國“第一票倉”,但如何讓廣東成爲影視創作大省?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崔朝陽表示,影視產業“政策包”就目前廣東面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舉措,包括打造環珠江口影視產業帶戰略,推動廣東影視產業聚集。“政策包”發佈當天,“廣東影視拍攝”小程序同步上線,爲影視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如何出精品、出爆款,是廣東文化產業面臨的重點問題。“只要能出精品,就不吝給予重獎。”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倪謙談到,網絡遊戲產業“政策包”的核心任務就是破解精品爆款少的難題,大力支持原創網絡遊戲精品生產。其中提到,省裡將統籌資金,對文化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俱佳的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扶持獎勵。

動漫影視產業是廣東的傳統強項,如何在新形勢下實現轉型升級?廣東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曉表示,廣東是動漫產業大省、強省,此次推出的“政策包”側重對動漫影視內容的扶持,更爲系統、具體和精準。在扶持獎勵的範圍、力度上都實現了新的突破。

廣東演藝市場前景廣闊,如何繼續深挖潛力?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曾曉峰表示,演藝市場“政策包”在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完善產業佈局、培育演藝市場主體、賦能“百千萬工程”等方面均有對應舉措。曾曉峰還向海內外朋友發出邀請:“到廣東觀看演出,跟着演出到廣東來旅遊,感受廣東溫度,體驗廣東熱情,品味豐盛的文化和美食大餐。”

電競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廣東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倪謙表示,電競產業“政策包”旨在賽事端發力,舉辦高水平賽事、打造高水平戰隊、建設高水平場館,不斷提升廣東電競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廣東擁有像騰訊、本站、虎牙等網絡視聽頭部平臺,這次出臺的政策將如何進一步激發網絡視聽產業創新發展動力?王曉表示,網絡視聽“政策包”旨在解決網絡視聽產業鏈上下游協同不力、園區集聚效應不足、灣區產業協同對接不夠等問題,通過打造全球網絡直播經濟高地、構建“雙核引領、多園支撐”產業佈局、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的“廣東方案”、深化灣區協同創新發展等舉措,推動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