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計量:八大平臺優勢彰顯檢測硬實力 掘金商業航天黃金賽道
近期,在國內科技巨頭的推動下,衛星互聯網領域正發生深刻變革,如MateX6三網衛星典藏版的低軌衛星互聯網功能已進入系統測試階段,計劃將於2025年下半年正式開啓衆測,意味着低軌衛星在消費終端應用迎來實質性突破。
中國商業航天正迎來“技術突破”和“規模爆發”的雙重拐點。從規模上看,2025年下半年商業航天發射計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密集態勢。國網旗下衛星項目加速推進,已完成多組組網發射,預計8月還有2次發射任務,在軌批量星數量將大幅增加。上海垣信也發佈招標公告,計劃採購7次發射服務,累計發射94顆衛星。
由此可見,商業航天正迅速崛起爲全球科技競爭新的戰略高地,成爲驅動經濟增長與技術革新的強勁引擎,與之緊密相關的檢驗檢測服務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一個規模龐大、前景廣闊的商業航天檢測市場呼之欲出。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太空新藍海”中,廣電計量(002967)憑藉深厚的技術沉澱、前瞻的戰略佈局與全方位的服務能力=脫穎而出,成爲商業航天檢測領域的中流砥柱。
尤爲值得一提的是,廣電計量於日前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13億元,用於衛星互聯網、航空裝備、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數據智能等戰略性產能投資。此次定增,是廣電計量順應相關行業發展需求,積極把握市場發展機遇的重要舉措,也爲其在商業航天等領域的進一步深耕注入強大動力。
政策東風勁吹 商業航天駛入“黃金航道”
商業航天作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璀璨明珠,已連續兩年閃耀於《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彰顯出國家層面對其發展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支持。在政策紅利的強勁驅動下,各地紛紛聚焦商業航天,圍繞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拓展、產業鏈協同等關鍵維度,積極謀篇佈局,一場波瀾壯闊的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浪潮正席捲全國。
從產業鏈視角來看,當下商業航天各環節正經歷着深刻變革與蓬勃發展。衛星製造領域,模塊化設計、自動化測試、批量化總裝等先進模式加速落地,產能實現跨越式提升,爲大規模星座組網與多樣化應用奠定堅實基礎。火箭發射朝着可重複、低成本、大運力方向全力邁進,從前期技術驗證穩步邁向工程化應用與規模化運營新階段,大幅降低太空准入門檻。應用場景更是呈現出百花齊放態勢,衛星互聯網讓全球通信無縫連接,遙感數據爲資源監測、災害預警等提供精準支撐,深空探測開啓人類探索宇宙新徵程,商業航天的商業化進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拓展。
數據是產業發展的有力見證。我國商業航天產業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764.2億元一路高歌猛進,2024年已突破2.3萬億元大關,今年有望攀升至2.5萬億元以上。中信證券指出,隨着技術持續突破、應用場景不斷拓寬,商業航天產業將在推動經濟增長、築牢國家安全基石、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成爲未來全球科技與經濟競爭的核心戰場。
八大技術平臺構築堅固防線 爲商業航天質量保駕護航
作爲國內第三方計量檢測行業的領軍企業,廣電計量敏銳洞察商業航天產業的巨大潛力,早在多年前便提前佈局,全力打造商業航天檢測核心競爭力。
圍繞空天地網絡通信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場景,廣電計量於2025年成立了“天星院”。同時,爲契合商業航天產業對檢驗檢測的嚴苛標準,公司精心構建八大技術平臺,涵蓋先進航天材料評價及高分辨工業CT測試、空間環境適應能力驗證、商業航天元器件質量保證及驗證、商業航天貨架產品大數據庫、數字孿生仿真、衛星天線電子載荷通信驗證、空天網絡安全測試技術、空天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服務,各平臺相輔相成,構建起覆蓋衛星設計、製造、測試、認證全生命週期的一站式檢測服務體系。
具體來看,數字孿生仿真平臺宛如衛星的“虛擬孿生兄弟”,通過對衛星平臺、發射平臺及衛星載荷進行多維度、高精度模擬檢測,逼真還原太空複雜工況,提前洞察潛在設計缺陷與性能隱患,爲產品優化升級提供科學依據,有效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週期;衛星天線電子載荷通信驗證平臺則專注於保障衛星通信“生命線”,在模擬太空環境下對衛星天線電子載荷通信能力進行全方位驗證,確保衛星在浩瀚宇宙中與地球保持穩定、高效的“對話”。
同時,廣電計量與旗下山鋒測控聯合研發國內首個“4G IOT 衛星通信集成測試系統”,支持多制式、多頻段、多場景測試,通過自動化與柔性化設計,成爲行業內首個能全面滿足多維度測試需求的創新方案。據悉,該系統目前已爲頭部通信企業提供芯片模組研發調試服務,並滿足頭部移動設備終端企業覆蓋3GPP 36.521-4 RF測試項目的調試、研發及整改需求。
此外,廣電計量研發的高分辨工業CT測試中心恰似檢測領域的“火眼金睛”。該中心藉助先進CT技術對衛星零部件進行無損透視檢測,精準識別內部細微缺陷,從源頭保障產品質量可靠;空間環境適應能力驗證平臺通過模擬太空極端環境,包括高真空、強輻射、大溫差等,對衛星平臺及電子載荷開展可靠性驗證,確保產品在惡劣太空環境下依然能夠穩定運行;商業航天元器件質量保證認證體系及驗證平臺,從源頭上把控元器件質量,建立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爲衛星“心臟”與“神經”的可靠性築牢根基;商業航天貨架產品大數據庫平臺整合了海量商業航天材料、元器件及組件數據,爲檢測工作提供豐富數據資源,顯著提升檢測效率與精準度。
政企協同共築生態 編織太空探索堅實保障網絡
商業航天的星辰征途,絕非一家企業的單打獨鬥,而是全產業鏈協同奮進的壯麗篇章。廣電計量深諳生態共建的重要性,積極投身其中,以開放合作姿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在政企合作層面,廣電計量與北京衛星製造廠攜手共建聯合實驗室,在可靠性試驗與電磁兼容檢測等關鍵領域深度合作,充分發揮雙方技術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攻克技術難題,爲我國航天裝備製造水平提升貢獻力量;在行業交流領域,廣電計量以中國宇航學會新會員身份,深度參與各類行業盛會。在2025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中,廣電計量全面展示商業航天全產業鏈檢測技術服務體系,與院士專家、企業代表等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共商產業發展大計,爲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更爲重要的是,廣電計量通過“衛星產業鏈一站式第三方檢測諮詢服務平臺”,將自身服務觸角延伸至行業生態的各個角落。一方面,爲企業提供假冒翻新檢驗、破壞性物理分析等專項服務,助力企業精準識別質量風險,有效防範假冒僞劣產品流入航天供應鏈;另一方面,開放自身優質測試資源,降低行業整體研發成本,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共同發展。正如廣電計量總經理明志茂所言:“我們不僅要做檢測技術的引領者,更要成爲產業生態的積極建設者與維護者,加速打造成爲商業航天一流品牌。”
錨定“五新”目標 助力商業航天每一次升空更穩健
站在商業航天發展的全新起點,廣電計量以“五新”——新技術、新標準、新工具、新體系、新生態構建爲戰略指引,持續加大技術領軍人才引進力度,將“天星院”打造成行業創新策源地。從元器件認證的精細把控到高頻段測試的技術攻堅,從數字孿生的深度應用到智能數據庫的高效搭建,廣電計量的每一步深耕,都緊緊圍繞提升中國商業航天發射的可靠性、經濟性與高效性這一核心目標。
當火箭攜帶着衛星衝破雲霄,在浩瀚宇宙中開啓探索之旅時,背後凝聚着無數像廣電計量這樣“隱形守護者”的心血與智慧。在邁向星辰大海的偉大征程中,廣電計量以檢測技術爲筆,以專業服務爲墨,與產業鏈各方攜手共進,奮力書寫中國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讓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