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中國之變:裁員、大量鎖HC、賣家廣告投放量下滑

近日,社交平臺上不少信息顯示,亞馬遜中國內部正在陸續裁員,涉及ESM、LCS等部門。據雷峰網獨家獲悉,目前亞馬遜中國已經暫停了大部分的招聘需求,各部門的人員預算也砍了很多。

“地主家也沒餘糧了。”接近亞馬遜人士向雷峰網透露,整個HC確實鎖了不少,大中華地區的招聘需求表從以前的二十多頁,縮減到現在的兩三頁,劃拉兩下就沒了。

另一知情人士告訴雷峰網,3、4月內部就已經在碰要裁員了,有消息說ESM(亞馬遜賣家管理團隊) 可能要縮減一半人,這部分人可以內部尋求轉崗,如果沒有部門招收,那要拿賠償走人了。

一位被裁的員工對此認爲,“每個部門都在收縮,哪裡有那麼多崗位可以轉,這跟直接裁員也沒什麼兩樣了。”

去年,亞馬遜宣佈要削減中層管理者,這項措施於今年年初開始在中國全面執行。

一些管理者被要求增加直接下屬人數,並下調一些員工的級別或薪資。除此之外,一些管理者直接下屬人員少於7個的,被列入裁員的目標範圍裡,不論級別。

“我的經理上個月剛被裁,職級是L7,但直接下屬只有6個人,被裁得很突然。”一位亞馬遜員工說道。另一位亞馬遜員工透露,我們的L7是去年12月走的,跑得很快,不想轉組變庶子。

目前,亞馬遜中國的核心零售業務板塊只有廣告團隊和招商團隊,以銷售功能爲主;而海外的美國總部的團隊是負責整個亞美的運營、採銷、流量分發等。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其實亞馬遜的政策中國區這幫人也沒辦法左右,中國區現在很多權限都沒了,決策權都在國外,他們大部分都是做一些執行的東西,很多人的業績目標都是海外那邊的負責人定的。(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qqw_501,一起交流Temu、亞馬遜內部更多信息。)

組織調整之下,亞馬遜與Temu短兵相接

鉅變背後,是亞馬遜零售業務發展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

簡單從業績數據上看,2025年一季度北美和國際地區零售雙雙下滑。其中,北美零售增速從9.5%下降到了7.6%,國際地區零售業務同樣跳水了3個點,增速僅到4.9%。而從泛零售業務分板塊來看,1P自營零售和3P商家服務增速環比降速了2%,分別爲6%和7%。

雷峰網瞭解到,關稅事件爆發後,亞馬遜賣家的站內廣告投放出現了小規模下滑,降幅比例近30%左右。

分析人士李洋告訴雷峰網,亞馬遜上賣的貨一半也是中國過去的,不過T86對亞馬遜幾乎沒有影響,但亞馬遜做了一個超級錯誤的決定,爲了提高時效建了很多倉,對賣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貨的時候,1到2天之內就得入倉,這就導致亞馬遜的商家要壓貨,在美國備的貨就變多,所以只能做多渠道。恰恰是這個決定,反而讓Temu找到了更多貨。

Temu的來勢洶洶,讓亞馬遜北美地區的發展遭受了不少衝擊。去年,Temu全託管整體流量轉向半托管傾斜,價格對標亞馬遜最低價的八五折,藉此薅了一些亞馬遜中小商家。

在模式方面,Temu半托和亞馬遜的差異化在急劇縮小,那就意味着Temu要在每一個環節和亞馬遜去拼效率。

Temu管理層認爲,如果商家只在Temu上賣尾貨,Temu可能永遠都打不過亞馬遜,這樣的半托是沒有競爭力,所以Temu必須要站在亞馬遜的肩膀上來做半托這件事。

當時亞馬遜的反擊策略是,聯合一批中小商家搞特價活動,這些商家原本在亞馬遜也做得不錯,對亞馬遜的忠誠度很高,但商家是多渠道、多走路,不會完全放棄Temu。

今年以來,亞馬遜低價商城從以前的定向邀約轉變成了大規模放開招商。與Temu相反,亞馬遜低價商場對招商人員的考覈是商家的上品數量,不考覈GMV。

顯然,一直密集監視Temu的亞馬遜內心非常清楚,願意爲了Temu去單獨備貨的商家並不多。因此,他更迫切的想要把貨盤儘可能留在自己的平臺上,不給Temu留出太多溢出空間。

除了豐富的供給,物流的效率是亞馬遜最大的核心競爭壁壘。

業內人士人士陳思認爲,亞馬遜強的地方在尾程配送,亞馬遜的倉庫存儲對一些大件和Temu半托管的品類來說,成本反而是高的。但是亞馬遜的尾程配送效率比較高,國內第三方加尾程配送還沒有辦法去和亞馬遜的尾程配送去打架。

但Temu內部認爲核心還是單量密度,單量密度起來了會倒逼基礎設施的發展,而當電商的單量多了以後,物流成本自然下降。

一些亞馬遜商家透露,真正的半托管有本地倉時效可以卡到三天,如果Temu有價格優勢,用真實的本地倉方式把時效做到3天到5天,半托管的空間就會非常非常大。只要他能把亞馬遜有實力的商家捲進來,把物流整個鏈路打通真正做到本地倉。

眼下,Temu半托已經在美區全面發力,分析人士認爲Temu極有可能會自己建倉,到時Temu核心的只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在半托的模式下,怎樣把類似的商品做得比亞馬遜更便宜、自己還能掙錢。

(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qqw_501,一起交流Temu、亞馬遜內部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