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到不能呼吸?「5個方法」幫你減緩焦慮 專注在此刻就好
▲學習和焦慮共處很重要。(圖/翻攝自FB/tvN Drama、Unsplash,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高壓緊湊,感到焦慮在所難免,這時候如何減緩焦慮很重要,所謂的減緩並不是要把緊張情緒完全消除,而是學會與它和平共處,並找到能讓自己慢慢放鬆的方式。以下提供幾個有效方法,不妨試試看!
#調整呼吸與放鬆練習
焦慮時,呼吸往往變得急促而淺,讓大腦缺乏足夠氧氣,進一步加深緊張。此時可以試試「腹式呼吸」,吸氣時慢慢鼓起肚子,再緩慢吐氣,專注在呼吸的節奏,能幫助身體恢復穩定。同時,也可以搭配肌肉放鬆練習,從肩膀、手臂到腿部逐一收縮後放鬆,讓身體釋放壓力。
#建立規律生活習慣
焦慮常因生活不穩定而加劇。規律的作息、足夠睡眠與均衡飲食能幫助神經系統維持穩定。例如少喝含咖啡因飲品,因爲咖啡會刺激交感神經,使焦慮更嚴重。適度運動如快走、瑜伽或伸展,也能幫助大腦分泌讓人愉快的內啡肽。
#專注當下,減少過度思考
往往來自「擔心未來」或「反覆想過去」。可以練習正念,專注在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上,例如走路時感受腳步的觸地、喝茶時專心品味茶香,這能讓大腦暫時脫離焦慮迴圈。
#把焦慮書寫出來
試着把心中的不安與想法寫下來,透過文字可以更清楚看見焦慮的來源,也能避免大腦反覆打轉。同時,找值得信任的朋友聊聊,讓情緒得到出口,也能獲得新的觀點。
#設定小目標並付諸行動
焦慮容易讓人陷入「什麼都做不了」的感覺。與其追求一次解決,不如設定小小的可行步驟,並逐一完成。例如先整理桌面、完成一封郵件,這樣能累積自信與掌控感,讓焦慮逐漸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