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1狀況不理 失智風險飆3倍 醫嘆:牙爛腦也退

缺牙不補,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牙齒和大腦健康兩者看似沒有太大關係,但其實彼此連結密切,中醫師胡乃文指出,牙齒掉了不補,會間接讓大腦「海馬迴」退化,容易導致失智,主要原因就在於缺牙後容易只吃流質食物,咀嚼次數變少,就無法有效刺激神經反饋回大腦。日本更有研究指出,缺牙不補會導致失智風險多3倍。

中醫師胡乃文在YouTube頻道指出,預防失智可以從保護牙齒做起,牙齒掉了不補,可能會失去保護大腦的防線。一間日本醫學研究所將長者分成「健康」、「認知障礙」、「阿茲海默」3組,發現阿茲海默組的牙齒數量只有健康組平均的1/3,而且掉牙時間比健康組早20年,研究表明,如果很早就開始掉牙,又沒有及時處理,失智症風險就會比較高,最多會達3倍。

胡乃文說,咀嚼能活化大腦。牙齒不好的長者,很容易越吃越簡單,甚至只喝粥、湯等流質食物。當咀嚼次數變少,不只影響消化,還容易讓大腦主掌記憶的指揮官海馬迴退化,海馬迴若是萎縮,就容易導致失智。

胡乃文表示,刺激海馬迴的最好方式,就是用牙齒好好咀嚼,日本有研究指出,咬2分鐘口香糖就能活化它。此外,每次吃飯咀嚼20-30次,牙根受力會影響牙周膜的微血管,幫助血液流進大腦,維持記憶力和思考力,缺牙的話,這種刺激就會減少,「海馬迴」可能會提前退休。

胡乃文建議,每天飯後可以叩齒36下,嘴巴微閉讓上下排牙齒輕輕互叩,疏通口腔經絡,但切記力道不能太大力;每天至少要徹底刷牙一次,一次5分鐘,同樣也不能太用力,否則會導致牙齦萎縮。想要讓大腦年輕,可以吃富含鎂的食物,全穀類、魚、綠葉蔬菜、堅果種子、黑巧克力、豆類都是很好的選擇。